Sebastian Siemiatkowski 正全力以赴地支持这样一种观点:他的“先买后付”、即将上市的初创公司 Klarna 实际上是一家 AI 公司。周一,Klarna 在发布更新后的季度财报时,根据公司 YouTube 视频显示,展示财报重点的是他 ( 上图所示 ) 的 AI 化身。
除了 Siemiatkowski 公开承认使用 AI 以外,其实并不明显这是 AI 的运作。只有一些细微的迹象:AI 化身的 Siemiatkowski 眨眼次数明显少于大多数人;语音同步效果很好,但并非完美;而且这位 AI 还穿着一件棕色夹克,这件夹克与广为流传的他本人照片中的那件十分相似(虽然衬衫不同)。
Klarna 作为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借助更新后的财报宣称 AI 是其达到 1 亿用户的重要驱动力。公司在博客文章中表示,利用 AI 连续实现了第四个季度盈利,并解释称其“裁减了约 40% 的员工”,从而使每位员工的营收接近 100 万美元。
真人 Siemiatkowski 向 CNBC 明确表示:“公司员工数已从大约 5000 人减少到现近 3000 人。”
他并不是第一个拿 AI 替代 CEO 这一点开玩笑的 CEO。以其病毒式的“停止招聘人类”广告宣传而闻名的 AI 销售代理初创公司 Artisan 曾发布一段愚人节视频,视频中其 CEO Jaspar Carmichael-Jack 被解雇,并由一位 AI CEO 取而代之。
但也许让 AI 来替代 CEO 并非全无可能。诚然,有些 CEO —— 尤其在初创公司中 —— 确实会亲自编写功能代码或进行冷访客户,但 CEO 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战略、做出决策并对其负责。
还有谁比基于 SATA 推理模型构建的 AI 更适合处理大量公司数据、研究海量成功商业战略并据此做出决策呢?事实上,去年发表在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的一项研究表明,基于 GPT-4o 模型的 AI 在大部分情况下能超越人类 CEO 的表现。
然而,该研究中的虚拟董事会很快就解雇了这位 AI CEO。研究人员发现,这是因为它在应对“黑天鹅事件,例如 COVID-19 疫情期间的市场崩溃”时表现不佳。不过,正如 AI 支持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一切都还处于早期阶段,未来的 AI CEO 可能会在此方面变得更加出色。
Klarna 尚未对进一步评论的请求立即作出回应。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