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重写我们的现实:你的自由是在扩展还是在缩减?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重构内在情感、认知和外部社交、社会结构,既可能扩展也可能限制我们的自由,呼吁以人为本、主动掌控AI未来。

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在敲门 —— 它已经改造了整个房屋,并正在重新排列我们生活中的家具。2024年底至2025年初,复杂多模态人工智能助手和超真实生成式 AI 工具的激增,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技术正从根本上重塑个人工作流程以及它们所处的行业结构。这既激发了对效率提升的热情,也引发了在人工认知环境中关于人类认知自由的疑问。

4 x 4 人类自由的维度

在一个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时代,人类自由将会呈现怎样的面貌?这种自由不仅仅指政治意义上的自由,更是指以自我决定的方式塑造我们生活和社会的真正自由。生成式 AI 既有可能在多个维度上解放我们,也有可能悄然将我们限制在越来越个性化但又不断受限的现实之中。让我们采用多维矩阵的视角,解析“自由”这一体验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分:

自由在多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展开。外部层面上,它体现在微观 ( 我们个人的选择与行动 )、中观 ( 我们社区及组织间的互动 )、宏观 ( 我们社会结构与国家叙事 ) 与元层面 ( 我们全球、物种级的意识与方向 );内部层面上,这种自由则依托于四个关键维度:我们的抱负 ( 我们所梦想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们的情感 ( 我们生活体验的质感 )、我们的思想 ( 我们构建的叙事与所持的信念 ) 以及我们的感官体验 ( 我们与世界直接感知的互动 )。随着人工智能影响力的不断扩展,其对这八个真实自由面向的冲击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过去:内外世界初步的塑造

人工智能的梦想早已启蒙,但其早期基于规则的版本对人类自由那复杂细腻的织锦影响有限。那时的人工智能只是工具,虽然令人印象深刻,却始终受限。而互联网时代则悄然开启了重塑的进程:获取信息 ( 思想 ) 的途径变得更加宽广,全球联系 ( 元抱负 ) 闪现生机,早期的社交平台也开始影响社区 ( 中观 ) 动态。

然而,这仅仅是序曲。人工智能奠基的几十年为之后更深远的影响打下了基础,早期推荐系统首次揭示了算法定制体验的雏形 —— 这正是 Eli Pariser 所称“过滤气泡” 的源起。

现在:无形的算法之手

当前这波先进的人工智能浪潮,尤其是生成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