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在家构建复杂机器人项目变得更容易。
本周早些时候,AI 开发平台 Hugging Face 发布了一个名为 SmolVLA 的开源机器人 AI 模型。Hugging Face 声称,SmolVLA 基于“兼容许可”的社区共享数据集训练,在虚拟环境和真实世界环境下均超越了许多规模更大的机器人模型。
Hugging Face 在博客文章中写道:“SmolVLA 旨在普及视觉-语言-行为 (VLA) 模型的应用,并加速向通用机器人代理的研究。SmolVLA 不仅是一个轻量但功能强大的模型,更是一种训练和评估通用机器人技术的方法。”
SmolVLA 是 Hugging Face 快速扩展低成本机器人硬件与软件生态系统努力的一部分。去年,该公司推出了 LeRobot,这是一个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模型、数据集和工具集合。最近,Hugging Face 收购了法国机器人初创公司 Pollen Robotics,并推出了多款经济实惠的机器人系统,其中包括仿人机器人,可供购买。
SmolVLA 拥有 4.5 亿参数,其训练数据来自 LeRobot Community 数据集,这是在 Hugging Face AI 开发平台上共享的特别标记的机器人数据集。参数,有时被称为“权重”,是指导模型行为的内部组件。
Hugging Face 声称,SmolVLA 足够小,可以在单一家用 GPU 上运行——甚至能够在 MacBook 上运行——并且可以在包括该公司自有机器人系统在内的“经济实惠”硬件上进行测试和部署。
更有趣的是,SmolVLA 还支持“异步推理栈”,Hugging Face 表示这一特性使模型能将机器人动作的处理与所见所听的信息处理分离。正如该公司在博客文章中解释:“由于这种分离,机器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能够更快做出响应。”
Hugging Face 可从其平台下载 SmolVLA。当前,一位用户在 X 平台上声称已使用该模型控制第三方机器人手臂。
值得注意的是,Hugging Face 远非初露锋芒的开源机器人竞赛中唯一的参与者。Nvidia 拥有一系列开源机器人工具,而初创公司 K-Scale Labs 正在构建其所谓的“开源仿人机器人”组件。在该领域内,还有几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包括 Dyna Robotics、得到杰夫·贝佐斯支持的 Physical Intelligence 以及 RLWRLD。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