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与谷歌云刚刚宣布了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AI云托管协议,这一巨额交易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Meta的宏大AI战略
这项100亿美元的协议只是Meta超过1000亿美元AI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扎克伯格反复强调要大规模扩张AI业务,公司在大幅裁减人力的同时,将剩余员工转移到AI相关部门,并大力推进业务流程自动化。2023年被称为"效率年",Meta在这方面动作频频,而且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
长期战略联盟
这项协议将持续到2031年,届时我们可能已经拥有超人类智能体、强大的通用人工智能,甚至基于加密货币或其他新兴技术的全新国家经济体系。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谷歌和Meta几乎是在建立长期的技术联盟关系,而不仅仅是短期合作。
自建与外购的战略考量
这项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过渡性解决方案,体现了像Meta这样的大公司在"自建与外购"方面的战略考量——是利用外部供应商的资源,还是内部自建。这不仅适用于数据中心,也适用于AI模型:随着大语言模型越来越普及,公司必须决定是在他人的模型(比如OpenAI)上运行AI应用,还是自己构建模型。
就数据中心规划而言,Meta已经制定了相当具体的Prometheus和Hyperion项目计划,预计将分别提供1千兆瓦和5千兆瓦的计算能力。因此,在这六年之后,我们可能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格局。
助力谷歌对抗强劲竞争
在AI云服务市场,谷歌面临着强劲的竞争对手。AWS从云计算诞生之初就是家喻户晓的品牌,现在已经推出了AWS Bedrock,用户可以选择OpenAI、DeepSeek或Anthropic等顶级模型提供商的服务。
但这项新协议为谷歌在AI云领域提供了重要助力,据报道,协议宣布后,谷歌的相关业务收入增长了32%。
服务的持续性问题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背景是客户,特别是小客户,对谷歌云服务(包括新的AI服务)的看法。虽然Meta不太担心服务突然中断的问题,但在Reddit等平台上,一些用户质疑谷歌云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持续存在",以及谷歌是否会选择弃用某些服务。谷歌的文档显示其服务确实可能被弃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即将发生。
多元化服务生态
除了与Meta的协议,谷歌并不仅仅提供大批量服务。其GCP还提供BigQuery(无服务器数据仓库)、TensorFlow(支持多维数组的开源机器学习框架)等特色服务,还有Kubernetes引擎、对象存储等,帮助公司与AWS的生态系统方法竞争。
谷歌的其他AI服务还包括:
- Vertex AI:谷歌云的统一平台,用于构建、训练、部署和管理机器学习模型,集成了MLOps工具
- 生成式AI工作室:Vertex AI工具,用于创建、微调和部署生成式AI模型
- 语音转文本/文本转语音:预构建的AI API
- Vision AI:基于云的服务,使用机器学习分析图像和视频,检测对象、文本、面部和视觉模式
所有这些都将帮助谷歌与AWS和微软一起在AI云领域保持强势地位。
这项协议之所以引人注目,部分原因是其规模庞大,部分原因是它涉及了曾经FAANG五大科技公司中的两家。虽然随着英伟达成为股市之王,这个名单发生了一些变化,但Meta和谷歌仍然是两大科技巨头。
Q&A
Q1:Meta与谷歌云的100亿美元协议主要内容是什么?
A:这是一项AI云托管服务协议,将持续到2031年,是Meta超过1000亿美元AI投资计划的一部分。协议宣布后,谷歌相关业务收入增长了32%,这项合作将帮助Meta扩展AI基础设施能力。
Q2:为什么Meta选择与谷歌合作而不是自建数据中心?
A:这体现了大公司"自建与外购"的战略考量。虽然Meta已经制定了Prometheus和Hyperion等自建数据中心计划,但与谷歌的合作是一个过渡性解决方案,可以更快获得所需的AI计算资源。
Q3:谷歌云在AI领域有哪些主要服务和优势?
A:谷歌云提供Vertex AI统一机器学习平台、生成式AI工作室、语音转换API、Vision AI图像视频分析等服务,还有BigQuery数据仓库和TensorFlow机器学习框架,形成了完整的AI服务生态系统来对抗AWS等竞争对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尼就业平台Pintarnya宣布完成1670万美元A轮融资,由Square Peg领投。该平台成立于2022年,专注服务蓝领和非正规就业者,提供求职匹配和金融服务。目前拥有超过1000万求职用户和4万家雇主,年收入增长近五倍,预计年底实现盈亏平衡。新资金将用于加强平台技术和扩大金融服务。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Life2vec系统能够通过分析个人生活数据预测未来人生轨迹,在收入和职业预测上达到78-85%准确率。该系统使用丹麦600万人的真实数据,采用类似GPT的AI技术,揭示了教育投资、社交网络、地理位置等因素对人生发展的深层影响规律,为政策制定和个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YouTube Music庆祝十周年,推出多项新功能与Spotify竞争。新增"品味匹配"播放列表功能,可合并多用户的音乐偏好,类似Spotify Blend。应用还将通知用户即将发布的音乐、周边和演出信息,并与Bandsintown合作帮助粉丝发现演唱会。此外,用户可在专辑和播放列表上评论,获得忠诚度徽章。YouTube Music目前拥有超过3亿首曲目和40亿个用户生成播放列表,订阅用户已超过1.25亿。
中国科学家成功将扩散模型应用于语言生成,开发出名为LLaDA的创新AI系统。与ChatGPT等传统按序生成的模型不同,LLaDA采用"填空"方式工作,能同时考虑文本前后信息。在80亿参数规模下,LLaDA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特别是在逆向推理任务上超越GPT-4o,为AI语言模型发展开辟了全新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