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7 月 24 日,全球互联网通信云技术大会(WICC 2021)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代表了该领域前沿技术探索和发展方向的重要会议。主办方融云将本届大会主题定义为:“新视界·连未来”,意在聚焦热点领域的通信云尖端技术,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路。音视频+AI的技术成就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与AR、VR、MR等技术的结合所产生的赋能能力,将是大会的主要看点和亮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是中国科技部指定的“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多个智慧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业务涵盖互娱、教育、医疗、遥感、广电、商业、工业、金融等多个行业。商汤科技的技术总监赵代平作为产业界的重要嘉宾,将出席“RTC 新技术与应用新方向”技术分论坛。对于想要了解该领域的新技术与应用方向的开发者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可错过。
AI与音视频的结合,将带来众多新奇有趣的应用和互动
赵代平在手机系统、互联网应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将在本次大会中分享关于在视频领域应用的“图像分割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目前,商汤已将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直播、短视频等线上互娱应用中,为视频中的人物或直播主播带来超炫酷、有趣的背景环境。
在展望未来时,商汤科技认为AI通过与AR技术的结合,还可以为音视频的应用带来更多、更新奇、更有趣的应用形式和互动方式。并且随着5G技术的普及,将为AR应用提供更强的传输能力,在保障实时传输稳定性的基础上,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不仅如此,相信AI+AR+5G等前沿技术的有效结合,未来可能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的壁垒,全面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坚持原创,让 AI 引领人类进步
通过与这位技术领袖的对话可以预判,前来参会的开发者在收获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从求取自身发展的角度,近距离地感受商汤坚持原创的技术理念,领悟进阶之道。商汤自主研发并建立了全球顶级的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如今,商汤科技已成为亚洲领先的AI算法提供商。
商汤前瞻打造了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 AI 大装置,打通算力、算法及平台,能够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的成本,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 AI 创新和落地,进而打通商业价值闭环,解决长尾应用问题,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此外,由商汤原创打造的 SenseMARS 火星混合现实平台,融入了多项 AI 及 MR 的技术和能力,可在多种系统平台和终端设备上实现极具沉浸式的虚实融合视觉效果和互动体验。在为互联网通信赋能方面,不仅可在线上互娱平台中,为各类短视频、直播 APP 提供 AR 贴纸特效,通过背景分割、美颜等技术为主播打造更专业和定制化的播出环境。同时,还可对人物特征进行检测,生成专属 3D Avatar 的虚拟形象,灵活应用在视频、直播、虚拟观众席、游戏等多种场景中,实现真人驱动。
技术创新需要洞察和解决潜在问题
商汤的最佳实践证明,AI 与 AR 技术的结合为线上互娱产业、线下文旅和商业场景带来了许多创新的应用和玩法,催生了很多新的互动方式和商业模式。然而,新模式和新应用如何能够快速被受众和市场所接受,是技术创新企业需要洞察和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商汤科技来参会的目的之一。商汤科技表示,在进行产业落地的过程中,会多渠道地深入了解和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挖掘场景的潜在价值,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结合领先的基础技术,进行产品应用开发和落地赋能。
WICC 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在探索和预见尖端技术,为通信云产业赋能的同时,还逐步为产业链中产、学、研、用等各个节点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提供有效途径。
也正是基于这些特点,商汤对即将召开的 WICC2021 给予厚望:融云主办的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大会(WICC)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围绕互联网通信云技术开展研讨的行业技术会议,汇聚了众多来自产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交流,如何应用创新技术为互联网、音视频等带来新的应用模式和产业变革。商汤非常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将领先的AI技术能力与行业各方分享交流,并与行业伙伴们探讨和碰撞更多新的应用方向。
结语
去年的WICC,融云创始人兼CTO杨攀曾将通信云行业比作是新基建中的“新基建”, 将融云比作能够提供IM+RTC+PUSH全能力的“水电公司”,不约而同,商汤指出:AI发展至今,已在多种行业和场景落地应用。商汤科技目标是将AI“赋能百业”,使其成为像“水、电”一样普遍、通用的技术,可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短短一年时间,行业再添“新能源”。而能够发现“新能源”,激发新思维,推动产业发展,对于WICC本身而言,亦不失为又一项行业新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