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AIGC领域的专业社区,关注微软&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场研究和AIGC开发者生态,欢迎关注!
谷歌DeepMind的研究人员推出了,首个无需数据标记、无监督训练的生成交互模型——Generative Interactive Environments,简称“Genie”。
Genie有110亿参数,可以根据图像、真实照片甚至草图,就能生成各种可控制动作的视频游戏。Genie之所以有如此神奇功能,主要使用了3万小时,6800万段的游戏视频进行了大规模训练。
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真实动作标签或其他特定提示,但Genie可以基于帧级别的,使用户在生成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动作控制非常强!
值得一提的是,Genie是一个通用基础模型,也就是说其学到的潜在动作关系、序列、空间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中。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2.15391
项目地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genie-2024/home
Genie的核心架构用了ST-Transformer(时空变换器)。这是一种结合了Transformer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与时空数据的特性,以有效处理视频、多传感器时间序列、交通流量等时空数据。
ST-Transformer主要通过捕捉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复杂依赖关系,提高了对时空序列的理解和预测能力,主要有3大模块组成。
视频分词器
这是一个基于VQ-VAE的模块,可将原始视频帧压缩成离散的记号表示,以降低维度并提高后续模块的视频生成质量。
这个过程类似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分词,将连续的视频帧序列分解为离散的视频片段。
视频分词器使用了ST-transformer来对视频进行编码,并生成对应的视频标记。这些标记将作为后续动力学模型的输入,用于预测下一帧视频。
潜在动作模型
这是一个无监督学习模块,可从原始视频中推断出观察到的状态变化对应的潜在动作。并根据这些潜在动作实现对每一帧的控制。潜在动作模型通过对视频标记序列进行建模,学习到了不同帧之间的动作关系。
具体来说,潜在动作模型可以将一个视频标记序列作为输入,并生成对应的潜在动作序列。这些潜在动作序列可以用于控制生成环境中的每一帧,使用户能够在生成的交互环境中进行精确的操作。
动力学模型
主要基于潜在动作模型学习到的动作关系,根据潜在动作和过去的帧标记预测下一帧的视频。可以把该模块看作是一个预测模型,通过学习视频序列的动态变化模式,能够生成逼真的连续视频。
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包括前一帧的图像表示和当前帧的动作表示。为了将图像表示和动作表示进行融合,Genie采用了一个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编码器来对它们进行编码。
在编码器中,首先对前一帧的图像进行编码,并采用了一种视频标记器的方法,将图像分割成若干个离散的标记,每个标记代表图像中的一个局部区域。这种分割可以帮助模型捕捉到图像中的空间信息。
当前帧的动作表示也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动作表示可以是离散的动作类别或连续的动作向量,具体的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
编码器将动作表示转换为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以便与图像表示进行融合。在获得图像表示和动作表示的编码后,它们被输入到动力学模型中进行预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迪拜Gitex 2025大会上,阿联酋成为全球AI领导者的雄心备受关注。微软正帮助该地区组织从AI实验阶段转向实际应用,通过三重方法提供AI助手、协同AI代理和AI战略顾问。微软已在阿联酋大举投资数据中心,去年培训了10万名政府员工,计划到2027年培训100万学习者。阿联酋任命了全球首位AI部长,各部门都配备了首席AI官。微软与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在公民服务和金融流程等领域实现AI的实际应用,构建全面的AI生态系统。
查尔斯大学和意大利布鲁诺·凯斯勒基金会的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性解决了同声传译AI系统延迟评估的准确性问题。他们发现现有评估方法存在严重偏差,常给出相互矛盾的结果,并提出了YAAL新指标和SOFTSEGMENTER对齐工具。YAAL准确性达96%,比传统方法提升20多个百分点。研究还开发了专门的长音频评估工具LongYAAL,为AI翻译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标准。
苹果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布名为FS-DFM的新模型,采用少步离散流匹配技术,仅需8轮快速优化即可生成完整长文本,效果媲美需要上千步骤的扩散模型。该模型通过三步训练法:处理不同优化预算、使用教师模型指导、调整迭代机制来实现突破。测试显示,参数量仅1.7亿至17亿的FS-DFM变体在困惑度和熵值指标上均优于70-80亿参数的大型扩散模型。
印度理工学院团队构建了史上最大规模印度文化AI测试基准DRISHTIKON,包含64288道多语言多模态题目,覆盖15种语言和36个地区。研究评估了13个主流AI模型的文化理解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也存在显著文化盲区,特别是在低资源语言和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不佳,为构建文化感知AI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