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工智能专家和预测者都认为,今年该领域最大的趋势之一是 AI 代理,它与 Claude 或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模型不同。AI 代理也不同于定制 GPT。以下是它们各自的主要区别。
生成式 AI: 专注于根据用户输入创建内容—文本、图像或代码。
定制 GPT: 是针对特定行业或需求进行微调的生成式 AI 定制版本。
AI 代理: 更加自主运作。例如,个人理财代理不仅分析消费习惯,还可能根据预设目标设置预算、提出建议,甚至转账。
Ash Stearn 是 Ash Stearn AI 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她为客户构建 AI 代理并培训他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在一次 Zoom 通话中,她用旅行的比喻解释说,AI 代理就像是旅行中的私人导游。
AI 代理的简单解释 "AI 代理—或者在这个例子中的导游—能够回答意想不到的问题。它可以根据天气改变旅行路线。它甚至可以为团队成员预订航班或地面交通工具,"她说。
"它确实能够自主工作,非常主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定制 GPT 更像是一本优秀的旅游指南。虽然人们可以使用旅游指南 (或定制 GPT) 做好度假计划,但它缺乏为个人做决定或采取行动的能力,"Stearn 补充道。
她用类比总结说,生成式 AI 模型最类似于机场的一般信息咨询台。虽然工作人员可能有很多关于该地区的一般信息,但需要大量问题和时间才能确定虚构旅客需要的具体细节。
商业 AI 代理 从商业角度来看,Stearn 表示 AI 代理的实用性取决于它们的训练程序以及数据和资源输入的质量。基本上,AI 代理需要像员工一样接受培训—它们需要结构、文档和明确的指示。
"如果你不给它们适当的训练数据和清晰的框架,它们就不会表现良好。这和引导新团队成员没有什么不同—你不会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就让他们直接上岗,"她指出。
Roberto Luna 是 Lunivate 的创始人兼 CEO,这是一家专门构建 AI 代理的领先 AI 自动化和解决方案公司。他的公司网站称,与其合作的个人客户每天在生产力方面节省 3 小时,每月因 AI 代理和自动化平均节省 8 万美元。
Luna 在一次 Zoom 通话中表示,语音代理是今年增长最快的领域—发展到最后,它们将使呼叫中心变得过时。
"想象一下,如果你打电话给一个企业,代理可以直接发短信、写邮件、设置任务—这些都是一个代理现在就能做到的。如果你考虑那个通信代理,就是你正在交谈的那个,它被认为是路由代理,因为它只是在收集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其他所有人,"Luna 解释道。
他补充说,不使用 AI 代理来优化运营的组织正在浪费机会,落后于正在使用的竞争对手。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等式—你自动化得越多,就能越好地扩展。扩展得越多,就越能主导市场。如果你不这样做,别人正在做,他们将在市场上超越你,"他补充道。
投资 AI 代理—押注未来 Seema Amble 是风险投资公司 a16z (即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伙人,专注于 B2B 软件、金融科技和全球 AI 的早期投资。她是多家初创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或观察员,包括:Yuno、Inventa、Wrapbook、Stoik、Clutch 和 Valon 等。
截至 2024 年 4 月,其 AI 投资规模超过 10 亿美元,Amble 解释说,AI 代理今年突破是因为从简单的信息检索转向了实际推理和自主决策。
"我们正从仅仅检索信息转向更多的推理,我认为在推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检索方面也还有很多机会,能够在更广泛的背景集中搜索,"她在 Zoom 通话中说。
Amble 补充说,在货运、金融和保险等行业,AI 驱动的自动化正在创造以前无法实现的效率飞跃。
"例如,我们看到由于 AI 代理,货运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前需要几个小时的任务现在只需要几分钟。这仅仅是开始。AI 不仅仅是替代手工工作,现在还在帮助公司建立更好的数据集,自动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她指出。
到 2028 年 AI 投资将增加一倍以上 AI 投资似乎并未放缓。研究公司 IDC 估计,到 2025 年,全球用于支持 AI 战略的技术支出将达到 3,370 亿美元—到 2028 年将翻倍超过 7,490 亿美元。
尽管 AI 投资热潮不断,但 Amble 表示,企业采用 AI 仍然需要像其他软件一样满足信息安全和数据合规标准。
"这方面没有改变—公司仍然需要进行安全审查,在推出 AI 工具之前还需要考虑数据隐私和合规性。"
AI 代理不会取代工作,但使用它们的人可能会 Stearn 对 AI 代理持乐观态度,认为它们不会很快取代工作—它们正在增强人类能力并消除令人厌烦的任务。
"我以前手动做内容改写—重写标题、生成标签、格式化帖子。这很累人。AI 接管了这些工作,让我有时间做更多战略性工作。这才是真正的价值,"她说。
Luna 表示,工作者必须适应并学会使用 AI 和 AI 代理,因为 AI 本身不是威胁—知道如何使用 AI 的人才是。
"这就是现实—会使用 AI 的人总是比不会使用的人效率更高。所以问题不是 AI 会取代你的工作,而是使用 AI 的人会取代你的工作。如果你不注意,这正是将要发生的事情,"他指出。
Amble 说,无论是否影响就业,拥有 AI 战略不再仅仅是优势—对于想要保持竞争力的公司来说,这是生存必需品。
"这不仅仅是关于效率—这关系到生存。如果你没有 AI 战略,你的竞争对手会有,他们会比你更快、更聪明、更便宜地行动,"她总结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