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日宣布,欧洲经济区的Windows 11用户即将获得全新的Recall导出功能,允许用户将Recall快照数据分享给第三方应用程序和网站。
由于Recall快照采用加密存储,用户在首次打开Recall或在设置中启用快照功能时,系统会生成一个导出代码。微软强调,该代码仅显示一次且无法恢复,因此用户需妥善保存。用户可通过此代码授权选定的应用或网站解密数据。
如果导出代码丢失或被恶意获取,用户需要重置整个Recall系统。重新生成代码将删除所有先前保存的快照。微软明确表示"无法访问用户的导出代码,也无法协助找回丢失的代码"。
导出功能支持多种时间范围选择,包括最近7天、30天或全部历史快照。用户还可选择持续导出模式,将快照自动保存到指定文件夹。所有导出操作都需要通过Windows Hello进行身份验证。
该功能目前正在Windows预览体验计划中推出,已在Beta频道提供,预计很快会面向普通用户发布。不过微软提醒,对于欧洲经济区内使用企业管理PC(通过Entra ID登录)的预览用户,可能会遇到导出功能异常的问题。
Recall是Windows 11备受争议的新功能,每隔几秒钟自动捕获用户桌面活动快照并存储,方便用户快速搜索历史操作记录。该功能首次亮相于2024年Build开发者大会,但因隐私保护措施不当而被紧急撤回,经过改进后于2024年下半年重新推出。
此次更新还包括其他Recall相关改进,如为Windows预览用户提供完全重置Recall数据的选项,以及调整新Copilot+ PC上Recall快照的默认存储期限从无限制改为90天。
微软随后确认,这些变更主要是为了"持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体现了公司对数据合规的重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reWeave发布AI对象存储服务,采用本地对象传输加速器(LOTA)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输对象数据,无出口费用或请求交易分层费用。该技术通过智能代理在每个GPU节点上加速数据传输,提供高达每GPU 7 GBps的吞吐量,可扩展至数十万个GPU。服务采用三层自动定价模式,为客户的AI工作负载降低超过75%的存储成本。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研究员尼古拉·斯克里普科开发了IFEval-FC基准测试,专门评估大语言模型在函数调用中遵循格式指令的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是GPT-5和Claude Opus 4.1等最先进模型,在处理看似简单的格式要求时准确率也不超过80%,揭示了AI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局限性。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CFS合作,运用先进AI模型帮助管理和改进即将发布的Sparc反应堆。DeepMind开发了名为Torax的专用软件来模拟等离子体,结合强化学习等AI技术寻找最佳核聚变控制方式。核聚变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可提供几乎无限的零碳排放能源。谷歌已投资CFS并承诺购买其200兆瓦电力。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MinerU2.5文档解析模型,仅用12亿参数就在文本、公式、表格识别等任务上全面超越GPT-4o等大型模型。该模型采用创新的两阶段解析策略,先进行全局布局分析再做局部精细识别,计算效率提升一个数量级。通过重新定义任务标准和构建高质量数据引擎,MinerU2.5能准确处理旋转表格、复杂公式、多语言文档等挑战性内容,为文档数字化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