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N发布了性能基准测试结果,显示其通过独特的中间KV缓存处理方式,能够将AI处理时间提速27倍。
当大语言模型或智能体在GPU上进行训练或推理工作时,会将现有和新计算的向量以键值对形式存储在内存缓存中,即KV缓存。在GPU服务器中,这种缓存可以分为两个内存层级:GPU的HBM和CPU的DRAM。当更多数据进入KV缓存时,现有数据会被驱逐。如果后续需要这些数据,要么重新计算,要么从外部存储(如本地附加的SSD或网络附加存储)中检索,后者通常比重新计算向量更快。避免KV缓存驱逐和向量重计算已成为AI训练存储供应商的基本要求,DDN、Hammerspace、VAST和WEKA都是相关厂商的例子。
DDN首席技术官Sven Oehme表示:"每当你的AI系统重新计算上下文而不是缓存它时,你就在支付GPU税——浪费本可以用来加速结果或服务更多用户的计算周期。通过DDN Infinia,我们将这个成本中心转化为性能优势。"
Infinia是DDN历时数年从头设计的对象存储系统。它提供亚毫秒级延迟,支持每秒超过100,000次AI调用,专为英伟达的H100、GB200和Bluefield DPU而构建。DDN提醒我们,英伟达曾表示智能体AI工作负载需要比传统模型多100倍的计算量。随着上下文窗口从128,000个Token扩展到超过100万个,GPU基础设施的负担急剧增加——除非有效部署KV缓存策略。
该公司表示,传统的重计算方法处理112,000个Token的任务需要57秒的处理时间。Token是向量的前身,其数量表明AI处理作业的范围。当使用DDN的Infinia存储运行相同作业时,处理时间降至2.1秒,实现27倍提速。DDN声称Infinia可以"将输入Token成本降低多达75%。对于运行1,000个并发AI推理管道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每天可节省多达80,000美元的GPU成本——当乘以数千次交互和24/7运营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DDN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Alex Bouzari表示:"在AI领域,速度不仅关乎性能,更关乎经济效益。DDN使组织能够在AI管道的每个步骤中更快、更智能、更具成本效益地运营。"
目前尚不清楚DDN的实施方案与Hammerspace、VAST Data和WEKA的解决方案相比如何,因为比较基准测试尚未公开。我们推测,随着KV缓存成为基本要求,Cloudian、戴尔、IBM、HPE、日立万塔拉、NetApp、PEAK:AIO和Pure Storage等供应商将使用英伟达的Dynamo卸载引擎添加KV缓存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