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0月23日刚刚落幕的杭州IROS 2025四足机器人挑战赛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ZsiMan高校战队使用智身科技钢镚L1机器狗平台,从众多顶尖团队中脱颖而出,首次参赛即夺得冠军。
IROS(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与ICRA并称为机器人领域两大顶级国际会议,是全球机器人学术界和产业界展示前沿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Quadruped Robot Challenge(QRC)四足机器人挑战赛是IROS的传统赛事,以其高难度的赛道设计和严格的评分标准闻名,可以说是机器狗领域的“奥运会”。
挑战赛特别注重考验机器人在极限环境下的运动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和系统可靠性,历年吸引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机器人实验室的参与。在历年冠军中,使用的比赛机器大多均为海外品牌,如波士顿动力等,2024年的挑战赛中,中国宇树科技首次作为比赛用机获得冠军。
智身科技产品钢镚L1实力强劲,本次作为唯一一款非宇树的比赛用机,创造了新的挑战赛的冠军比赛用机纪录,也彰显了中国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雄厚实力。
本届比赛共有来自顶尖高校约7支队伍参赛,出现了体重达50公斤级的大型机器狗与仅15公斤级的钢镚L1同场竞技的场面。比赛现场设置了极具挑战性的竞赛环境,包含楼梯、阶梯场地、K型护栏、托盘堆、坡道等多种复杂地形,全面考验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越障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随着比赛的进行,障碍高度与地形复杂度逐渐升级,对自重较轻的小型机器狗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然而,钢镚L1以其卓越的综合性能通过了初赛、预赛、半决赛,一路杀入决赛夺冠,从而证明在智能算法时代,精巧设计同样能够战胜体型优势。
作为首次参赛的黑马选手,钢镚L1机器狗的夺冠得益于其遥遥领先的技术架构:
钢镚L1采用智身科技自研的关节模组,峰值扭矩达48N·m,为同级别产品中的最高水平,运动能力不输大体型机器狗。同时,本次比赛用机还搭载了智身科技的智航EDU高性能套件,精选Intel RealSense深度感知摄像头、Livox Mid360激光雷达以及NVIDIA Orin NX计算单元,形成了多模态感知能力与边缘计算能力的完美结合。
高达100TOPS的AI计算性能,能够实时处理多传感器数据流,轻松应对复杂多变地形。搭配智身科技自研的RoamerX导航平台,提供高效导航框架rmx_lite,在快速训练部署后就能自主运行。
智身自研的开源高保真科研仿真环境MATRiX,提供物理精确的虚拟实验环境,支持运动控制、导航算法、视觉算法等多种研究任务的仿真验证。完整的仿真-部署工具链为学生团队提供了强大的研发支持。通过MATRiX仿真平台,团队能够在高保真虚拟环境中进行算法训练;结合开放的软件架构,实现从仿真验证到实机部署的无缝衔接。这一流程将算法迭代周期缩短了70%,让学生团队能够在赛前针对各种可能地形进行充分准备。
ZsiMan战队的指导老师潘为教授在此次比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机器学习专业副教授,他同时也担任智身科技首席科学家。其研究广泛涉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机器人控制及动态控制原理,在相关前沿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
潘为教授促成了将钢镚L1机器狗引入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的合作。在他的指导下,研究团队利用钢镚L1开源平台进行了深入的二次开发,将先进算法应用于机器狗的运动控制中。团队在真实的机器人平台上验证理论创新,最终在比赛中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
此次夺冠,不仅展现了曼彻斯特大学潘教授团队卓越的算法开发能力,更在顶尖赛事的严苛环境下,实证了钢镚L1机器狗从智能算法、核心硬件到开发平台的全链路技术优势。它标志着一种结合了强大本体性能与高度智能、且能快速赋能科研的创新机器人平台,正展现出其不可小觑的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RRAM芯片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系统,通过将低精度模拟运算与迭代优化结合,突破了模拟计算的精度瓶颈。该系统在大规模MIMO通信测试中仅需2-3次迭代就达到数字处理器性能,吞吐量和能效分别提升10倍和3-5倍,为后摩尔时代计算架构提供了新方向。
普拉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BPMN助手系统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通过创新的JSON中间表示方法,实现了自然语言到标准BPMN流程图的自动转换。该系统不仅在生成速度上比传统XML方法快一倍,在流程编辑成功率上也有显著提升,为降低业务流程建模的技术门槛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谷歌宣布已将约3万个生产软件包移植到Arm架构,计划全面转换以便在自研Axion芯片和x86处理器上运行工作负载。YouTube、Gmail和BigQuery等服务已在x86和Axion Arm CPU上运行。谷歌开发了名为CogniPort的AI工具协助迁移,成功率约30%。公司声称Axion服务器相比x86实例具有65%的性价比优势和60%的能效提升。
北京大学联合团队发布开源统一视频模型UniVid,首次实现AI同时理解和生成视频。该模型采用创新的温度模态对齐技术和金字塔反思机制,在权威测试中超越现有最佳系统,视频生成质量提升2.2%,问答准确率分别提升1.0%和3.3%。这项突破为视频AI应用开辟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