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市商务局承办的2021智慧视觉产业珠海城市峰会暨华为机器视觉新品发布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
本次大会上,来自产学研各界的领军人物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智慧视觉产业如何落地、政商学应当如何配合加速珠海智慧视觉产业建设,从各自领域进行了观点交流和学术碰撞。
会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校长汤涛教授出席峰会并发表了题为《产教融合 协同发展》的主题演讲。

中科院院士、北师港浸大校长汤涛教授
汤涛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智慧视觉产业已成为中国市场规模人工智能应用的热点方向。但是作为近几年才兴起的朝阳产业,阻碍智慧视觉产业发展的一大挑战,就是专项人才储备不足。
汤涛认为,人工智能与智慧视觉均属于高度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各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从目前各高校的发展来看,相关产业人才培养供需严重失衡,产业所需高素质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
对此, 他表示“以产业为核心带动区域及人才发展”“以人才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发展”将是解决智慧视觉产业人才现状的破局之举。
高校作为人工智能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在诸多政策指引下开始积极尝试与有益探索。为强化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2018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计划》,北师港浸大作为积极响应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双聘模式招揽高端人才、与优秀科研基因企业华为开设人才培养基地、成立广东省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以及让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加入智慧视觉相关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实践等举措,为中国人工智能以及智慧视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培育。
人才是技术创新和智慧之本,随着更多像华为一样优秀的企业走进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像北师港浸大一样的顶尖培育高校将会越来越普遍,新生人才的不断涌进,将为智慧视觉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建设探索更广阔的方向。
【来源:珠海高新区党政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