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城市轨交运营历程将突破7500公里,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轨交应用中逐步深化,“城市轨交”数字化转型之路正在加速。
为迎接智慧化轨交浪潮,2021年5月19-21日,云从科技携新一代智慧轨交解决方案亮相RT Forum 2021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大会春季大会 ——“为城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引擎”。
顺应“交通强国、城轨担当”的大形势,面向城轨运营单位提升运维管理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需求,云从科技从应用出发,立足运维、出行痛点,从单点运维场景切入,到智能化运维能力全覆盖,赋能城轨智能运维新动能。
智慧乘车,营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云从科技打造智慧轨交乘车解决方案,应用于百万级人像库场景,覆盖全年龄段人群,能够实现无任何物理辅助下的智慧乘车。
智慧乘车落地过程中,云从科技高度重视用户数据隐私,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行业标准规范,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所有数据均独立保存在独立专有机房,所有数据均进行金融级加密存储,所有数据仅用于地铁出行身份校验。
“智慧乘车”场景
当用户开通智慧乘车后,过闸信息会与数字票务系统对接,实现无感扣费。为了确保精准,基于云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的轻舟平台在保证超低误识率(0.001%)的情况下,需要做到极高的准确率,同时保障通行效率。
基于地铁出行场景进行AI赋能,打造轻舟地铁出行AI赋能平台。
为提升市民乘车体验,云从轻舟平台针对地铁场景设计一整套LRU策略,对百万级人像库进行多级比对,做到快速返回、精准识别。此外,为特殊人群设计专属的智慧乘车服务;同时形成一套高效的客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并持续优化智能识别算法。
智慧车站,助力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化经营
在地铁实际运营中,云从科技智慧车站解决方案基于站台人流密度监测、人员异常行为分析、车站员工刷脸通行、车厢人流密度监测、大件物体检测分析、车站黑名单人员布控等六大维度,助力城市轨交精细化运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整合水平,改善运维效率。
基于车站监控视频流,准确识别扶梯上大件行李、婴儿车、轮椅等大件物体,实时监测人员摔倒、逆行、抽烟等异常行为,协助运营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落地春城,AI赋能昆明地铁智慧通行
目前,云从科技智慧轨交解决方案已落地昆明地铁,实现智慧乘车全覆盖。
· 通行无忧:地铁全量库500万
基于500万人像底库,设计分级检索策略,在确保准确率的情况下,提高昆明地铁智慧乘车的通行效率。
· 精准优化:支持戴口罩刷脸进出站
响应疫情防范要求,降低地铁乘车过程中的疫情传播风险,云从轻舟平台针对口罩人脸进行算法优化升级,支持地铁戴口罩刷脸进出站。
· 全年龄段:覆盖全年龄段用户
昆明地铁支持全年龄段用户刷脸乘车,不限制注册用户年龄,所有实名用户均可开通刷脸乘车,实现真正意义上智慧通行。
· 场景丰富:支持地面/室内站点刷脸乘车
云从智慧轨交解决方案,通过调整闸机和Pad安装位置,以及智能抓拍优化,实现昆明地铁所有室内和地面站点智慧乘车。
除昆明地铁外,云从轨交智能算法已在苏州、广州、佛山、上海、北京等多地实现落地试点。
云从科技,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赋能城市轨交智慧引擎,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共创智慧生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高级软件工程师Alice Vinogradova将自己用SAP ABAP语言编写的向量数据库ZVDB移植到了搭载Z80处理器的经典计算机Sinclair ZX Spectrum上。她发现ABAP(1983年)和Z80(1976年)几乎是同时代产物,都诞生于内存珍贵、每个字节都很重要的计算时代。通过应用Z80优化技术,尽管时钟频率相差857倍,但代码运行速度仅慢3-6倍。她认为这些老式优化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在现代硬件上依然有效。
这项由东京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提出了UMoE架构,通过重新设计注意力机制,实现了注意力层和前馈网络层的专家参数共享。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优于现有的MoE方法,同时保持了较低的计算开销,为大语言模型的高效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韩国电子巨头三星宣布收购美国西雅图数字健康技术公司Xealth,进一步扩大在健康领域的布局。Xealth专注于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将数字健康技术整合到日常实践中,与70多家数字健康技术供应商合作,应用覆盖美国500多家医院。此次收购将推动三星向连接医疗保健平台转型,结合其在传感器技术和可穿戴设备方面的优势,完善Samsung Health平台功能。
小米团队开发的MiMo-7B模型证明了AI领域"小而精"路线的可行性。这个仅有70亿参数的模型通过创新的预训练数据处理、三阶段训练策略和强化学习优化,在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上超越了320亿参数的大模型,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击败OpenAI o1-mini。研究团队还开发了高效的训练基础设施,将训练速度提升2.29倍。该成果已完全开源,为AI民主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