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即将落下帷幕。7月8日,记者从夸克方面获悉,今年夸克高考服务了全国考生及家长超4000万人,生成“志愿报告”超1200万份,回答志愿填报问题超3.3亿个,刷新了高考志愿服务的规模上限与智能化水准。

今年,夸克推出“志愿报告”、“高考深度搜索”、“智能选志愿”三大核心功能。产品依托于国内首个自研高考志愿大模型和专业的高考知识库,实现了从复杂问题询问到志愿报告输出的整个辅助决策流程。
截至7月8日,夸克已为全国考生提供超1200万份“志愿报告”。这些报告由“志愿报告”Agent生成,采用了具备“任务规划—执行—检查—反思”能力的深度研究技术。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是“深度研究”在国内最大范围的应用和普及。
今年,考生在志愿填报中提出了更多真实、具体的个性化问题。数据显示,夸克累计回答志愿相关问题超3.3亿个,其中复杂问题的占比较去年翻倍增长。
诸如“家境普通,请为我推荐一些高性价比的院校专业,最好是公办本科,且考研率高的学校,有明显学科优势,专业上可以推荐未来好就业和保研的专业”这样的问题越来越普遍。
据统计,自2019年上线高考志愿服务以来,夸克累计服务用户突破1.6亿。今年,夸克 “暖芒计划”,深入湖南、贵州、海南等乡村高中,让更多普通考生家庭也能享受到AI产品带来的专家级辅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企业大量采用自动化开发生命周期平台,85%的IT领导者在过去两年完成了DevOps迁移。虽然这些平台能简化编码实践并减少工具数量,但调查显示,完全替换式迁移平均花费175万美元,预算超支18%。超过三分之一的领导者表示25%的预算变成沉没成本。专家建议采用工具集成而非替换的渐进式迁移方法,以避免成本超支和供应商锁定问题。
阿布扎比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首次发现大语言模型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具有独特"指纹"特征,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代码AI来源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包含25万代码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涵盖20个不同AI模型,识别准确率在5类任务中达到95.8%,即使代码经过混淆处理仍保持85%以上准确率,为网络安全、教育评估和软件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人类与AI在文本理解任务中的表现。通过HUME评估框架测试16个任务发现:人类平均77.6%,最佳AI为80.1%,排名第4。人类在非英语文化理解任务中显著优于AI,而AI在信息处理任务中更出色。研究揭示了当前AI评估体系的缺陷,指出AI的高分往往出现在任务标准模糊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