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武汉市成功举办。会上,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组织成立,湖北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加速计划发布,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致辞中表示,今年5月31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投运,开创了“一中心四平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 “武汉模式”;让业界见证了5个月快速上线,投运即饱和运营的“武汉速度”;构建起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的“武汉架构”。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武汉“样板”
今天,武汉模式、武汉速度与武汉架构也有了全新的发展,从武汉模式走向中国模式,从武汉速度走向武汉高度,从武汉架构走向武汉枢纽。具体而言:
从武汉模式走向中国模式。在科技部的指导下,武汉率先实现了一中心、四平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模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采用集约化方式建设工程算力,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全国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中心、四平台从武汉走向全国,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国模式,加速了相关产业的自动化升级。
从武汉速度走向武汉高度。从建得快到用得好,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运后,在科研创新,应用孵化,产业聚集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系列实际成果。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中科院训练出全球首个三模态大模型,武汉大学拥有全球首个遥感影像智能翻译深度学习框架,并进一步依托中心完成了产学研转化。当前,已经有100多家企业入驻了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孵化出50多类场景化解决方案。
从武汉架构走向武汉枢纽。当前,为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各地都在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未来各地的算力基础设施将连接成网,形成全国一体化的多样性的算力网络,实现算力、数据与生态的共享。这将成为数字基础设施的一个关键方向,在科技部的指导下,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会在2022年完成与深圳鹏城云脑等节点的互联互通,为国家的算力网络建设先行先试,率先打造算力网络的核心节点,从计算中心的武汉架构走向算力网络的武汉枢纽。
生态创新中心与人才发展加速计划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取得丰硕成果的情况下,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的成立和湖北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加速计划的发布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赋能举措。
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营、提供服务和创造产业价值的主体。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起,可对外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服务、产业聚合发展服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服务。
人才培养是构建昇腾AI产业的基石。武汉拥有高校130所,在校学生160万人,院士81人,已经具备良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生态。
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方向的智能基座产教融合,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面向湖北省高校,正式启动“湖北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加速计划”,包括人工智能相关教材知识体系更新,师资力量培养,教学手段创新,鼓励基于昇腾AI的原创性科学研究等,共筑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人才根基。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告诉记者,人才对整个人工智能生态发展至关重要。华为公司推出的“昇腾众智”计划汇聚了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参与到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的研发和构建。而生态创新中心可以帮助ISV开发人员在本地进行赋能交流,加速人才培养。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带动产业聚合,推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武汉引入了中科院高科技人才资源,成立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人工智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入和培育本地中高端研发和产业人才。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以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基础,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产业示范高地,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升级。
人工智能是生态型、平台型产业,基础平台建设非常关键,华为提供了芯片和AI框架以及工具链,还在教学赋能科研以及社区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投入。
许映童表示,华为通过平台赋能两个生态。一是技术生态,支持开发者、学校科研、教学、支持研究机构的合作;二是商业生态,除了软硬件,还需要IHV(硬件提供商)、ISV(独立软件提供商)集成,最终落地到产业。“预计到明年会有更多的城市基于华为全栈基础软硬件构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开始推出肖像检测工具,帮助创作者识别和举报使用其面部特征的AI生成视频。该系统类似于版权检测机制,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向部分创作者开放。用户需要提供政府身份证件照片和面部视频来验证身份。系统会标记疑似包含用户肖像的视频,但无法保证100%准确识别AI内容。YouTube将根据多项因素决定是否移除举报的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谷歌宣布在AI Studio平台中引入"氛围编程"体验,让编程和非编程用户都能更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简单提示生成可运行的应用,新功能包括应用画廊、模型选择器、安全变量存储等。平台还添加了模块化"超能力"功能和"手气不错"按钮来激发创意。完成的原型应用可一键部署到谷歌云运行平台。此次更新正值业界期待谷歌即将发布Gemini 3.0大语言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