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大规模的投资,除了因为生成式AI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下一项关键技术,更重要的是,生成式AI烧钱速度已经不亚于半导体产业。
据此前国盛证券预测数据显示,GPT-3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140万美元,对于一些更大的LLM模型,训练成本介于200万美元至1200万美元之间。
面对如此烧钱的生成式AI,如何让这样的产品和项目适配市场,就成了推动这项技术早日完成商业闭环,推动市场成熟的关键。
11月16日(本周六),在即将召开的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上,我们邀请到了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产业研究员、清研载物人工智能基金主管合伙人钱雨、北京凯利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刘建宏、小水智能CEO孙雪峰、北电数智智算云负责人郭文、清控科创科招中心总监李雅几位AI领域投资人、创业者和产研专家。
由至顶科技战略生态总监孙封蕾与这几位专家进行一场深度对谈,一起聊一聊——创业还是创收,如何帮AI产品适配市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oogle 即将为所有用户提供端到端加密 (E2EE) 电子邮件服务,包括非 Google Workspace 用户。这项功能无需 IT 管理员进行复杂配置,可作为 S/MIME 协议的替代方案。企业 Gmail 用户可向任何人发送 E2EE 邮件,接收方只需通过简单的身份验证即可查看和回复。该功能将分阶段推出,并将逐步支持所有电子邮箱。
Vodafone Idea 宣布将升级和扩展其在印度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光传输网络。此次升级基于诺基亚的光交换技术,旨在满足多太比特数据增长需求,支持企业客户的量子安全服务,并提升4G和5G网络容量。诺基亚将部署先进的光学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网络效率、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微软即将迎来成立50周年。这家Windows巨头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高光时刻和挫折。从MS-DOS到Windows,从Office到云服务,再到最近的人工智能投资,微软不断创新并主导着企业市场。尽管在移动领域失利,但其在PC和生产力软件方面的地位依然稳固。50年来,微软的产品和决策深刻影响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
一项新调查显示,72% 的 Z 世代不信任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解决方案,成为对数字安全最为怀疑的一代。这种不信任显得尤为讽刺,因为 Z 世代成长于科技主导的世界,却对 AI 控制安全持保留态度。调查探讨了 Z 世代怀疑态度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透明度来解决信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