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所高中自习室里,17岁的Emily正在敲打键盘。她面前的屏幕上,ChatGPT将晦涩的量子力学概念转化成了生动的漫画图解。
这并不是科幻电影中的一幕,而是许多青少年日常学习中的真实瞬间。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调查,美国青少年(13至17岁)使用ChatGPT辅助学习的比例在过去一年内翻了一倍,从2023年的13%飙升至26%。
在这场生成式AI的汹涌浪潮中,Z世代青少年正在用指尖投下关键一票,将AI悄然嵌入书包,变成他们随时随地的“数字家教”。虽然研究对象聚焦美国青少年,但其揭示的趋势对国内教育转型同样具有镜鉴价值。
青少年对ChatGPT认知跃升,高年级学生是主力
随着青少年对AI的认知不断深化,他们的使用习惯逐渐呈现出年级差异。数据显示,高年级学生更依赖AI。
31%的11-12年级学生在积极使用ChatGPT,这一比例在9-10年级学生中为26%,到了7-8年级则降至20%。这一趋势揭示了一个信号: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AI工具逐渐成为高年级学生解决难题的助手,这也凸显了A在应对复杂学业任务中的价值。
从认知层面来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AI的认知正在从“听说过”转向“深入了解”。有79%的青少年知晓ChatGPT,较去年增长12%,其中32%对其了解颇深。这种认知的跃升正引发使用行为的质变:深度了解者有56%的人将AI用于学习,是浅层认知者的三倍(18%)。
这意味着,AI在教育中的普及不仅仅依赖于工具的可获得性,更在于学生对AI的理解。学生对AI工具了解得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将其融入到学习过程中。
选择性信任:AI是开罐器,不是罐头食品
令人稍显意外的是,尽管ChatGPT的普及在青少年中迅速扩展,但在具体任务的应用上,这代“数字原住民”却表现得很审慎:54%的青少年将ChatGPT视为研究新课题的助手,但仅18%的人认为它可以用来撰写论文。
这种选择性信任在数据中清晰可见:
这种态度揭示了最年轻的一代人对AI的看法:他们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拒绝AI,而是在为AI的使用设立边界,以确定何时以及如何在学习中使用AI。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懂得:AI是开罐器,而不是罐头食品。
以防AI吞噬思考,教育从业者如何应对?
阳光之下,必有阴影。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有研究显示:AI工具的频繁使用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这种负相关性来源于一个叫做认知卸载的现象。所谓认知卸载,就是人们通过外部工具或技术减轻自身的认知负担,从而更有效地处理信息。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很多功能强大的AI工具使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得到答案,甚至做出决策。这种“认知卸载”在短期内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但长期依赖可能导致个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频繁使用AI可能让他们更容易依赖工具,导致批判性思维的下降,忽略深度思考和长期规划。
试想一下,如果AI工具的使用,是学生用长期思维技能换取短期效率,家庭作业更容易完成的同时,学习能力却降低了,任务完成度和实际理解之间存在差距。这将是一个多么棘手的局面。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教育从业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调整教学和学习方法以适应不可逆的技术浪潮,如何找到一种平衡确保AI工具的使用不削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从业者要帮助学生理解AI的局限性,让学生懂得何时使用AI,何时依靠自己的思维。创建一些需要学生与AI合作的任务,让他们在协作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AI教育融合已启程
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如何与AI共存、共进的智慧培养。事实上,已经有学术观点提出,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教育将从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演化成师、机、生三元结构。当超过1/4的青少年主动选择AI辅助学习,这一进程无疑正在加速。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所私立K12学校Alpha School,学生们每天只花两个小时在AI的指导下学习学科知识,其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一系列的生活技能、艺术、体育、以及体验创业。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AI学校”,90%的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学生的学习速度是传统课堂学生的2倍。
就像20年前学生必须学会用搜索引擎,现在AI就是新的学习加速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这场生成式AI的汹涌浪潮中,Z世代青少年正在用指尖投下关键一票,将AI悄然嵌入书包,变成他们随时随地的“数字家教”。
亚马逊第四季度业绩超预期,但云计算业务收入未达目标,且下季度指引疲软。公司大幅增加AI投资,资本支出翻倍至278亿美元。尽管整体利润率提升,但云业务增速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投资者对此表示担忧。亚马逊计划在2025财年将资本支出提高至1000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AWS的AI服务和云基础设施。
尽管AI产业投入巨资开发技术并亟需收回成本,但许多商业领导者仍对AI的价值持怀疑态度。据Lenovo委托的研究显示,量化AI投资回报率仍是其应用的最大障碍之一。调查发现,37%的决策者对签署AI采购协议持保留态度,凸显了AI投资与其实际价值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