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搜索引擎公司 Perplexity 即将推出一款网页浏览器,这将使其加入一个长期被 Google 主导的竞争激烈的市场领域。
这款浏览器名为 Comet,但目前我们对其功能特性以及在浏览器市场中的定位还一无所知。Comet 仅通过一则带有炫酷动画的 X (原 Twitter) 平台帖子宣布,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细节。
Perplexity 在发布帖子后附上了一个链接,邀请用户注册浏览器的 beta 测试。点击链接后,用户会看到一个简单的网页(同样没有任何详细信息),只有一个用于输入邮箱地址的表单。
当我们输入邮箱地址后,收到了一封简短的邮件,表示 Perplexity 将每周添加新用户进入 beta 测试,用户可以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Comet 并标记 Perplexity 的账号来加快获取测试资格。
Perplexity 成立于 2022 年,由一群具有机器学习背景的工程师创立。其主要产品是一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搜索引擎,用户可以输入查询来获取来自网络和各种数据库的信息。Perplexity 会收集信息、进行总结、展示结果,并接受后续问题以深入探讨。
该公司最近一直在扩展其产品线——例如,他们推出了一款与 OpenAI 和 Google 类似的深度研究工具,以及一个名为 Sonar 的生成式 AI 搜索 API。
然而,在浏览器市场,他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Google Chrome 占据了全球网页浏览器使用量的大部分份额,尽管 Perplexity 在 AI 搜索领域处于前沿,但它并不是第一个推出重度使用生成式 AI 功能的浏览器。例如,The Browser Company 已在去年 12 月展示了其 Dia 浏览器。
Dia 将允许用户在搜索栏中输入自然语言命令,比如查找文档或网页,或创建日历事件。Comet 可能也会提供类似功能,但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
到目前为止,面向消费者的 AI 工具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通用型聊天机器人(如 OpenAI 的 ChatGPT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二是在现有软件中巧妙植入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如 Adobe Photoshop 或 Apple 的 iOS);三是较为少见的独立软件,旨在使用 AI 功能重塑现有应用程序类别(如 Cursor IDE)。
此前,在现有软件类别中还没有太多专门的 AI 应用,但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会看到更多此类应用出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