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基础设施重塑IPO市场的12个迹象:RAISE峰会洞察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资本市场,AI基础设施已成为企业扩张、竞争和上市的关键支柱。投资者不再只关注表面增长,而是深入审视企业如何将AI融入商业模式,确保运营韧性和长期盈利能力。在RAISE峰会上,来自纽交所、谷歌云、Nutanix等公司的专家分享了AI基础设施如何改变IPO准备标准、投资者优先级和企业增长策略。

资本市场正在被人工智能重塑,AI基础设施正成为企业扩张、竞争和上市的关键支柱。曾经被视为后端关注点的领域,如今已成为IPO路演和投资者展示的核心内容。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炒作。投资者正在仔细审视企业如何将AI嵌入其商业模式——不仅是为了推动创新,更是为了确保长期运营韧性。仅仅展示营收增长已经不够;企业需要证明其AI能力能够维持盈利能力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形成差异化。这正在改变2025年IPO准备的游戏规则。

"AI不再只是技术问题;它涉及每个行业,"theCUBE研究的John Furrier表示。"你开始看到AI正在改变商业模式。"

从巴黎RAISE峰会现场,theCUBE + NYSE Wired深入解析了AI基础设施如何转型资本市场,汇集了来自纽交所、谷歌云、Nutanix、Vultr等的洞察。theCUBE的对话揭示了技术推动的创新如何重新定义IPO准备、投资者优先级和企业增长策略。

1. AI基础设施在IPO动能中的作用

随着公开市场徘徊在历史高位附近,投资者情绪高涨。最近首次公开募股的表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重新吸引了准备上市的私人公司的兴趣。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全球主管Michael Harris表示,资本正在流动,后续融资和可转债市场同样看到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强劲参与。

AI的影响无处不在,重塑商业模式并成为IPO叙述的关键驱动力。投资者在关注增长的同时优先考虑持久性,寻找能够可持续扩张的公司。随着欧洲企业关注美国上市和监管动能的建立,2025年下半年有望迎来IPO热潮。

2. 主权云成为AI合规支柱

随着AI采用加速,企业正转向主权云以满足严格的监管要求而不减缓创新。Vultr首席营销官Kevin Cochrane表示,这不再是可选项——特别是对于医疗保健和金融等需要跨不同地理区域可组合、合规基础设施的行业。

通过从一开始就将治理嵌入基础设施,Vultr等主权云平台帮助企业避免昂贵的改造并加速投产时间。借助内置策略控制,企业可以自信地跨境部署AI系统,同时保持对数据、计算和网络层的完全可见性。

3. AI成功始于正确的数据基础

企业无法在没有先完善数据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扩展AI。NetApp首席执行官George Kurian表示,从高性能存储到广泛部署的平台,强大的基础对运营成功至关重要。随着芯片和模型的改进,焦点已转向在现实世界业务挑战中有意义地应用这些工具。

组织准备同样关键。企业需要鼓励实验和学习的文化,并由正式的AI卓越中心支持。通过可重用技术和一致的部署模式,企业能够推动更快的AI采用,同时加强核心能力并弥合业务差距。

4. 为企业简化AI

Nutanix大力投注于通过提供全栈、交钥匙解决方案来简化企业AI之路,该解决方案隐藏复杂性并加速创新。Nutanix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jiv Ramaswami概述了公司平台如何与英伟达合作,为客户提供运行真实应用程序所需的AI基础设施——快速部署。

大多数公司不会训练大语言模型,但他们仍希望获得结果。这就是Nutanix的价值所在——提供支持跨数据中心、边缘和云推理工作负载的堆栈。通过抽象化基础设施难题,Nutanix正将AI基础设施转变为企业建设者的推动力而非阻碍。

5. 谷歌云全栈推进AI规模化

谷歌云正通过构建完整堆栈——从定制芯片到开放协议——重新定义企业AI基础设施方法,专为可扩展性、简单性和真实商业价值而设计。谷歌云首席营销官Alison Wagonfeld强调,AI现在已嵌入从BigQuery到Workspace的一切结构中。

除了工具之外,公司还专注于生态系统动能和智能体互操作性。随着MCP和A2A等协议获得关注,谷歌云正在使智能体能够跨平台安全高效地通信——推动协作AI基础设施新时代并加速跨行业采用。

6. 红帽为企业AI锐化开源优势

红帽正为AI基础设施时代重新构想软件堆栈,专注于使推理便宜、高效和可扩展。红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t Hicks强调需要最小化每Token成本并最大化GPU利用率,以便企业能够扩展推理和智能体工作负载而无财务摩擦。

通过红帽AI推理服务器、用于小模型的vLLM和集群就绪的llm-d项目等创新,红帽正将其可信开源基础扩展到AI。Hicks认为,当企业超越单模型实验并自信地运营化混合AI基础设施策略时,真正的企业转变将开始。

7. 应用构建的未来是智能体驱动且轻松的

随着AI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可及,Heroku专注于赋能新一代构建者——不仅仅是传统开发者。Heroku首席营销官Betty Junod强调,低摩擦部署和托管可扩展性正在消除技术障碍,使从原型到企业规模生产变得更容易。

智能体的兴起也在重塑应用景观,Heroku正在拥抱MCP等开放协议来简化集成。通过支持智能体互操作性和简化后端复杂性,Heroku将自己定位为构建能够随创意和需求扩展的智能应用程序的首选平台。

8. 为什么评估和记忆是AI的下一个前沿

大规模定制和部署AI的竞赛始于一个被忽视的原则:定义成功。Databricks人工智能副总裁Naveen Rao认为,企业必须从评估开始——建立明确目标和反馈循环——然后再向模型投入数据。这是应用于模型开发的产品思维。

Rao还认为AI基础设施格局正在快速演进,由内存和带宽而非仅仅计算的瓶颈驱动。他预测解决幻觉和构建真正智能系统将依赖模型间协作和高效上下文处理,这标志着基础设施和交互设计的新时代。

9. Snowflake如何为AI时代重塑数据平台

Snowflake的最新创新专注于使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格式成为一等公民,AI成为提取洞察的新SQL。Snowflake联合创始人兼产品总裁Benoit Dageville解释了这些能力如何将Snowflake转变为现代数据驱动应用程序的统一平台。

在底层,Snowflake正在优化GPU利用率和管道执行以支持更高效、可扩展的AI基础设施。语义视图和AI智能体正在实现用户与数据之间更高质量的交互,而治理和开放目录协议为长期企业架构提供基础。

10. 为什么特定领域AI正在加速基础设施需求

随着AI用例跨行业和地区扩展,专业化模型正从实验性转向必需。Cerebras System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drew Feldman看到需求不仅在企业中飙升,在医疗保健、主权应用和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中也是如此。增长由真实世界需求而非炒作驱动。

随着基因组学、金融、航空航天等垂直模型的发展,AI基础设施挑战正在快速扩张。Feldman强调需要为基于推理的智能体、高推理负载和主权云要求成为常态的世界提供面向未来的芯片和系统。Cerebras正在大举押注——并快速构建——以满足这一未来。

11. 全速构建AI工厂

CoreWeave正通过将基础设施建设时间表从数年压缩到数周来重新定义AI时代的上市速度。CoreWeave国际总经理Mike Mattacola表示,公司与英伟达和戴尔科技的紧密集成使得GB200和GB300等先进机架能够快速部署。

公司的方法是垂直集成的,内部团队通过名为任务控制的专有可观测性平台处理从硬件交付到软件优化的每个阶段。这意味着客户不必担心系统故障——他们只需获得有效的计算。

这一理念使CoreWeave在AI基础设施竞赛中脱颖而出。公司没有依赖传统数据中心模型,而是拥抱模块化扩展和战略部署的AI中心,以在欧洲实现低延迟交付。其足迹现包括六个地区,随着需求继续超过容量,更多地区正在建设中。

12. 速度、规模和AI计算竞赛

Groq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nathan Ross正在引领AI基础设施领域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专注于推理而非训练,Groq正在帮助主权国家和企业在数月而非数年内部署高性能、节能计算。Ross将公司垂直集成和Token即服务模型归功于大幅削减成本和复杂性。

随着智能体AI和多步推理驱动的Token需求飙升,Groq的价值主张很简单:更快输出、更低成本且无GPU瓶颈。从赫尔辛基的新数据中心到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的主权部署,Groq正在以创业速度提供其他公司无法提供的可扩展AI基础设施。

来源:SiliconANGLE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5

07/11

07:44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