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生物银行已完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身成像项目,从10万名志愿者中收集了超过10亿次扫描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观察人体衰老和疾病过程的重要工具。
该医学成像项目的数据自十年前启动以来已分批发布,并已被用于开发针对心脏病、痴呆症和癌症等改变生活的疾病的更好诊断测试。
目前,8万人的成像结果——与去标识化的生活方式、病史、遗传学和血液蛋白数据相关联——可供全球获得批准的研究人员使用,其余部分预计将在年底前添加到资源库中。
完成这10万次扫描耗时11年,每次扫描需要5小时,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惠康基金会、英国心脏基金会(BHF)和英国痴呆症平台(DPUK)共同投资6200万英镑(8300万美元)。
该成像项目的第二阶段于2022年启动,旨在对这10万名扫描参与者中的6万人进行重复成像,时间至少在他们首次成像预约两年后。该阶段预计于2029年完成,与此同时,该项目将继续邀请英国生物银行的志愿者参加超出10万人目标的成像预约。
"这个成像项目的规模前所未有——比之前任何项目都大10倍以上——使科学家能够看到原本无法观察到的疾病模式,"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研究员兼首席执行官罗里·柯林斯教授说。
"从10万名志愿者那里收集扫描数据似乎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一些专家甚至问我们是否错误地多加了一个零!"他补充道。"这个大规模成像项目正在让不可见的变为可见。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这些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图像与志愿者的所有遗传和生活方式信息相结合,科学家们正在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工作的。"
该项目迄今为止的成就包括开发了一个能够预测38种常见疾病早期发病的人工智能工具,以及一个创建个性化健康心脏版本的AI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识别患者实际心脏的差异并发现心脏病的早期征象。
其他项目揭示了如何使用MRI扫描诊断脂肪肝疾病,从而避免侵入性手术程序,以及发现十分之一的中年人在没有其他症状的情况下存在可能危及生命的主动脉钙化。
"最近的一项研究使用了2万名参与者的脑成像数据,结合活动监测和遗传数据,开发了一个AI工具来预测谁可能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英国生物银行成像工作组主席保罗·马修斯教授评论道。
"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10万人的成像数据会揭示什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