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原创

尽管具身智能还没有达到市场PMF,但这个市场出货量依然会保持倍增。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作者 | 金旺

来源 | 科技行者

时隔半年后,地瓜机器人新一代具身智能开发平台如期而至。

11月21日,在地瓜机器人开发者大会上,地瓜机器人CEO王丛正式官宣了具备560TOPS算力的S600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

相较于今年6月对外发布的最高配备128TOPS算力的RDK S100开发套件,这次,地瓜机器人直接将具身算力拉升超4倍。

与此同时,地瓜机器人一站式开发平台也再次面向AI进化,开始从“辅助驾驶”向“自动驾驶”演进。

同样是在这场大会上,我们看到了,基于地瓜机器人开发平台的一系列机器人应用案例,这其中既有主流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也有面向教育领域的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开发套件,以及陪伴机器人、无人机等这个赛道最热的产品。

地瓜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副总裁胡春旭在发布会上指出,“目前地瓜机器人生态中的开发者已经开展了5000多个创意项目,其中有超500个企业的100多款产品已经进入市场。”

而随着此次S600的宣布,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上限也将被再次拉高。

01 560TOPS平台,加速具身进化

2025年6月11日,同样是在深圳,地瓜机器人正式对外发布了算控一体开发平台RDK S100,彼时,地瓜机器人已经将具身智能开发平台的算力拉升到了128TOPS。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不过,当时的地瓜机器人就已经看到了具身智能领域对于算力不断增长的需求,百TOPS算力虽然已经能够满足机器人团队具身智能基本应用需求,但之后的两个发展趋势正在不断推高具身机器人的端侧算力需求:

第一个趋势是,参数规模不断增长的VLA模型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对端侧算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第二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在这一年开始进入产业,面对复杂产业需求,百TOPS算力开始显得捉襟见肘。

这时,我们看到了,不少芯片厂商将更高算力的具身平台的研发和量产提上了日程。

地瓜机器人是在这次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对外宣布了高达560TOPS算力的S600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

据王丛介绍,“S600开发平台具备高达560TOPS算力,集成了6颗MCU,支持机器人大小脑一体化控制,DDR带宽高达204.8GB/s。”

更重要的是,S600已经完成了Pi0、Qwen2.5-VL-7B模型的适配,官方测试数据显示,基于S600部署的这两个模型,性能均超过市面上主流产品2倍。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王丛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指出,“其实在实际客户应用时,他们往往考虑的不只是算力问题,现在VLA是机器人发展的主流方向,芯片是否适配VLA模型是一个重要考量,此外,带宽、功耗依然是具身智能领域无法回避的难题。”

就此次的S600而言,地瓜机器人现场还官宣了一系列的产业合作。

首先,地瓜机器人拉来了知行科技、天准星智、华勤技术、立讯精密、金脉电子、晨讯科技这些汽车产业Tier1作为S600首批生态合作伙伴,来共同打造机器人控制器。

其次,地瓜机器人又推动傅利叶、加速进化、自变量机器人、星动纪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逐际动力、广汽集团这些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成为S600全球首批战略客户。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就地瓜机器人此次与一系列头部整机厂商进行的战略合作,我们在现场也特别向王丛提了一个问题:这样的战略合作对于地瓜机器人有怎样的意义?

王丛告诉我们,“只是靠芯片公司是无法探索商业化落地的,我们一定要与客户一起进行落地探索,而这些团队都在尝试做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我们未来几个月的工作会先将他们的人形机器人适配好,并将他们过去研发的算法移植到我们的芯片上、做好适配,然后一起进行落地尝试。”

此外,王丛也特别指出,“这颗芯片能推动通用具身智能达到怎样的程度,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但我们很有信心S600在未来能够满足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特定应用场景的落地需求。”

02 算力很重要,生态更重要

作为机器人底层基础设施构建者,地瓜机器人不只想做芯片,更想做的是机器人生态。

为了构建一个机器人产业生态,除了研发机器人开发平台和开发套件外,我们看到,地瓜机器人正在重点推进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地瓜机器人一站式开发平台的构建。

胡春旭介绍称,“地瓜机器人一站式开发平台基于端云一体化架构,以及目前具身行业一系列碎片化需求,形成了三大核心模块——数据闭环系统、具身智能训练场、Agent开发服务。”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首先是数据闭环系统,地瓜机器人围绕自己的软硬件计算平台,基于大模型构建了数据生成、数据标注、模型训练、仿真评测全流程。

这其中,为了探索机器人数据问题最优解,地瓜机器人还针对生成数据进行过一个有效性验证,用两组分别由“全合成数据集+使用大模型预标注”、“超1600张自采数据集+人工标准”构成的测试数据,进行验证测试。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据胡春旭透露,“在这一测试中,我们发现,随着AI生成数据量的增加,模型识别效果也在不断增加,这让我们确信,通过合作数据应用,可以帮助具身智能团队快速实现冷启动。”

其次是具身智能训练场,地瓜机器人围绕不同硬件形态和算法,提供从训练、仿真、算法评测到硬件适配的底层基础设施。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在地瓜机器人的具身智能训练场中,用户可以基于仿真器生成数据资产,然后将合成数据与自己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平台上支持的SOTA算法进行混合训练,训练好的模型可以在平台上的仿真器进行验证,并最终迁移到真机上。

最后是Agnet开发服务,据胡春旭介绍,“去年我们在开发者大会上为大家展示过RDK Copilot,那个应用相当于是辅助驾驶,今年我们构建了Agent开发服务,开发者无需再做任何编程就可以进行具身智能技术开发,具身智能技术开发由此过渡到了自动驾驶阶段。”

第二件事是,开发者生态的构建。

在过去这一年里,地瓜机器人通过与开源社区合作,一直在积极构建开发者生态,与此同时,地瓜机器人还推出了地心引力计划。

在大会现场,我们看到了大量地心引力计划成员团队,这其中既有逐际动力、乐聚机器人这类人形机器人明星团队,也有陆吾智能、KAGO此类创新团队。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据胡春旭在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地瓜机器人地心引力计划目前已经覆盖超500家企业,其中有200家已经报名通过该计划。”

据悉,加入地心引力计划后,机器人团队不仅可以获得RDK全系20%以上专属优惠,地瓜机器人还通过市场宣发、人才对接、技术赋能、全球出海资源、资本业务推荐的倾斜,帮助该计划中的团队进行产品落地。

第三件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时至今日,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如何构建人才体系,尤其是联合产学研资源,构建体系化的人才梯队就成了关键。

面向中小学生,地瓜机器人通过与点猫科技的战略合作,构建了以AI编程和机器人开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已经进入到国内数十家中小学;面向大学生,地瓜机器人也已经超过500所院校。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此外,地瓜机器人今年还与阿里云合作,推出了端云一体化具身智能人才培养方案,这一方案也已经在国内高校开始落地。

03 明年市场仍会倍增,但尚未达到PMF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之年,也是具身机器人批量进入产业的一年。

在地瓜机器人开发者大会上,我们看到了瞄准科研教育市场的机器人百花齐放,也看到了熊猫造型的陪伴机器人、KAGO可携带“皮卡”,以及来自优必选教育的一款“有感情”的台灯,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机器人带来的创新可能。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王丛在发布会上,将机器人产业按短期、中期、长期三大趋势梳理如下:

第一,已经大规模量产的机器人产品,正在逐渐走向强智能化;

第二,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新应用的涌现,每个星期都能看到五六个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新项目;

第三,走向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

地瓜机器人的目标,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进入到各个机器人赛道中,成为机器人时代的母生态。

实际上,地瓜机器人目前拥有两个系列芯片——X系列和S系列,其中,X系列芯片是面向消费机器人市场、拥有极致性价比的芯片,S系列则是面向具身人形领域、拥有大算力的芯片,产品矩阵提供的算力横跨5TOPS-500+TOPS。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其中,此次新宣布的S600,预计将会在2026年Q1正式上市。

而就当下来看,王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地瓜机器人在消费领域更关注两类客户:

第一,本身已经是行业中的头部客户,“商业的本质就是规模化效应,我们一定是希望体量大的企业能成为我们的客户”;

第二,创新品类客户,无论是推动行业进步,还是产业链进步,往往是一些有想法的小团队,“明年将会有很多团队规模不大很有想法的团队,带着他们的创新产品进入新市场。”

此外,据胡春旭在大会上透露,“目前已经有10万开发者基于地瓜机器人的开发平台创造了5000+个创意项目,这其中有500+企业的100+产品已经进入市场。”

地瓜机器人算力翻四倍的S600,能为具身智能带来什么?

这也直接推动了地瓜机器人在2025年的客户数量增长了200%,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80%。

值得注意的是,就2026年具身智能赛道,王丛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他指出,“从各家具身智能企业给我们的订单来看,整个产业依然保持着一个上涨趋势,尽管我觉得具身智能还没有达到市场PMF,但这个市场出货量依然会保持倍增。”

来源:至顶网机器人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5

11/21

23:30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