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11日,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 2023)在杭州召开,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执行的AI框架赋能大模型&科学智能原生创新专题论坛顺利举行。
6月10日上午,在大会主论坛上举行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昇思MindSpore学术基金优秀项目颁奖仪式。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CAAI理事长,CAAI/CAA Fellow 戴琼海和华为科学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文伟为获奖老师颁奖。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昇思MindSpore学术基金优秀项目颁奖仪式
同日下午,戴琼海院士为AI框架赋能大模型&科学智能原生创新专题论坛致辞。他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昇思MindSpore学术奖励基金优秀项目奖”将成为学界与企业界连接的桥梁,推动昇思在AI领域科研的应用,激发原创性科学研究,夯实“国产AI框架的根基”。
戴琼海院士为论坛致辞
华为科学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文伟同为论坛致辞。他表示,华为将坚定践行开放、开源的策略,以共建、共享、共治为原则,持续贡献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把昇思打造成我国大模型和科学智能等AI创新的首选框架。
徐文伟为论坛致辞
CAAI元宇宙技术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陶建华和华为昇思MindSpore业务总经理、分布式并行计算实验室主任丁诚担任论坛主席。
陶建华教授主持会议
丁诚主持会议
在陶建华教授和丁诚的主持下,AI框架领域的专家们带来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分享,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华为软件领域科学家,昇思MindSpore技术总经理,AI4Sci Lab主任于璠
发表《昇思MindSpore2.0最新技术竞争力与使能AI开发实践》主题报告
CAAI组织工委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李建欣
发表《开放序列大数据的智能计算》的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IET Fellow 孙显
发表《多模态遥感智能解译基础模型技术与应用》的主题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院长、讲座教授,IEEE Fellow 陈雷
发表《Counterfactual Explanations in Explainable AI》的主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长聘副教授孙浩
发表《面向复杂动力系统高效仿真的物理编码深度学习》主题报告
AI框架赋能大模型&科学智能原生创新专题论坛的圆满举行,进一步加深了AI领域学术成果的交流与联系,助力产学融合,探索新思路。未来,昇思MindSpore将积极与产业、学术等各界伙伴携手,夯实人工智能根技术,推动智能科技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阿布扎比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首次发现大语言模型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具有独特"指纹"特征,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代码AI来源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包含25万代码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涵盖20个不同AI模型,识别准确率在5类任务中达到95.8%,即使代码经过混淆处理仍保持85%以上准确率,为网络安全、教育评估和软件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人类与AI在文本理解任务中的表现。通过HUME评估框架测试16个任务发现:人类平均77.6%,最佳AI为80.1%,排名第4。人类在非英语文化理解任务中显著优于AI,而AI在信息处理任务中更出色。研究揭示了当前AI评估体系的缺陷,指出AI的高分往往出现在任务标准模糊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