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快手正式内测“AI小快”账号,在短视频评论区为用户提供互动问答、图片生成、攻略检索、文案修改等多种基于短视频应用场景的AIGC服务。“AI小快”背后是快手自研大模型的强力支持,包括快手从零到一独立自主研发的大规模语言模型“快意”大模型和文生图大模型“可图”。据悉,这是今年快手在评论区场景落地的首款人格化应用,也集成了大语言模型和文生图模型的能力,让“AI小快”实现了“能说会画”的能力。今年以来,快手加快了AIGC的技术布局。8月,快手宣布内测自研大语言模型“快意”(KwaiYii),9月,快手推出了文生图大模型“可图”(Kolors),在大模型业务方面继“文生文”之后又补上了“文生图”这块版图。
短视频评论区天然是一个用户表达、互动、交流的公域场地,各品类内容下均存在用户表达和提问的诉求,而且用户的提问类别丰富,覆盖视频内容的讨论交流、对专业信息的疑惑以及自我情绪的抒发等。在快手3.76亿DAU的社区生态中,用户的每一次表达,每一次提问,都是对社区的信任,背后都是对“被回应”的期待。
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在评论区的诉求,让用户表达有途径、互动有回应、互动有惊喜,“AI小快”应运而生。据了解,用户在快手搜索“AI小快”即可申请参与内测,获得资格的用户在短视频评论区发布艾特@AI小快 的评论,便可收到@AI小快 的回复。“AI小快”不仅可以为用户们的提问给出有效的答案和信息参考,且能在短视频信息延展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用户之间的互动频次和信息交互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AI小快”也具有自己的人设,即一个有态度、有能力、有感情、有梗的四有AI账号。无论是聊刷剧细节还是数理化难题,只要是用户在评论区的评论,“AI小快”有问必答。同时,AI小快也是一个活泼友爱的聊天搭子,既能提供有效的情绪价值,也能根据网络热梗、时事热点等信息随时“造梗”,力求打造评论区的显眼包。
据了解,“AI小快”的背后是快意大模型强大的理解、生成与交互能力的支持。本次发布的“AI小快”的能力已升级到了快意大模型的 66B 版本。这也是继8月份快手发布快意13B模型后的又一次技术升级。更大规模的模型,也带来了更强大的能力。
今年下半年以来,快手加快AIGC的布局。8月,快手宣布内测自研大语言模型“快意”(KwaiYii),打造“全模态大模型AIGC解决方案”。基于自研的基座大模型,为用户提供包括文本生成、图像生成、3D素材生成、音频生成、视频生成等在内的多种技术能力。其中,KwaiYii-13B在多个 Benchmark 上都处于领先水平,证明了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出色性能。
基于目前在大模型的技术积累,快手已经在搜索、评论等多个场景实现了应用落地。7月8日,快手开启智能问答产品的内测;8月8日,启动“AI对话”内测,并于8月18日在快手App安卓版本开放内测“快手AI对话”功能;9月15日,快手宣布在站内短视频评论开始内测AI文生图功能——快手AI玩评,用户通过输入各种创意文字,可一键生成海量风格图片,更便捷的在评论区进行趣味互动。
随着AIGC商业落地迎来新一轮波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度及场景应用丰富度在迅速提高。短视频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社交属性,为AIGC的落地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未来,快手将持续深耕AI技术,推动产品形态、用户体验发展,探索短视频业务的第二曲线,推动其成为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基础设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