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今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雷鸟创新正式对外发布了雷鸟Air 3系列产品。
这是在雷鸟创新在今年陆续完成5亿元融资、XR光学和整机两大总部落地计划公布后,雷鸟对外发布的又一款新品。
值得注意的是,雷鸟此次发布的雷鸟Air 3用上了与TCL联合研发的孔雀光学引擎、与视涯联合研发的第五代Micro-OLED方案,还在画质调校、扬声器设计上下了大功夫。
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在发布会上称,雷鸟创新希望借助这代产品,开创全民AR时代。

为此,雷鸟创新不仅将这代产品定价到了1699元,还发布了针对索尼屏幕进行了重新色彩调校优化的雷鸟Air 2三周年冠军版,并将这款产品定价到了1399元。
AR行业的歧途和正道
“大家都想将AR眼镜变成下一代计算平台,但91%的分体式AR眼镜用户主要使用AR眼镜来做两件事——观影和游戏。”
当前市场上大量AR公司在用户使用9%的场景里投入了90%的研发精力,李宏伟认为,现在的AR行业正在“误入歧途”。

“雷鸟Air 3的定位十分清晰,即抛弃其他一切伪需求场景,专注于用户的观影和游戏体验,打造影音AR眼镜的下一代天花板。”李宏伟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在李宏伟看来,当前的AR眼镜尚未成熟到可以完全取代手机的地步,离真正成为主流智能终端还有一段路要走。
因此,雷鸟创新一方面持续在最前沿的光波导技术上进行突破,以实现更高的显示效果和更轻便的佩戴体验。
实际上,前不久Meta对外发布并引起高度关注的AR眼镜Orion,用的也正是光波导技术路线。
此外,这代产品沿用了对观影体验更友好的BirdBath光学方案,并针对关键技术细节进行了优化,具体而言:
在画质上,雷鸟Air 3搭载了雷鸟创新与TCL联合研发的全新孔雀显示引擎,在光路系统上率先实现了多层高精度AR镀膜,有效减少杂光干扰,带来更纯净的画面。

Air 3实现了14mm*7mm的超大Eyebox面积,可适配93%的瞳距人群,使不同头型的用户都可以获得一致的清晰观影体验。
这代产品还搭载了雷鸟创新与视涯共同首发的第五代Micro-OLED,相比上一代产品,第五代Micro-OLED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显示效果,并实现了硬件级的抗疲劳保护,为长时间观影提供了专业护眼保障。

据雷鸟创新官方数据显示,雷鸟Air3能实现145% sRGB色域覆盖,650nits的入眼亮度和200000:1的对比度,使高光和暗部细节呈现更为丰富。
在护眼技术上,Air 3首次将高端手机的护眼科技引入AR眼镜领域,实现了双重护眼。雷鸟Air 3不仅延续了上一代的硬件防蓝光技术,还支持3840Hz的PWM高频调光,有效缓解用眼疲劳,并通过南德TUV防蓝光和抗疲劳双重认证。
在音质上,Air 3搭载了独家的双单元背靠背音频结构,声压级为行业平均水平的2.5倍,让眼镜音质表现达到新的高度,实现更为震撼的听觉体验。
全民AR时代要来了?
作为被视为科技感十足的硬件品类,如何推动这一品类在消费市场普及,让AR眼镜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AR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国内核心玩家,雷鸟创新同样希望推动这一产品在国内普及开来。
为此,雷鸟创新将雷鸟Air 3定价到了2000元以内——1699 元。
李宏伟称,“雷鸟创新希望雷鸟Air 3的推出可以像电动汽车行业中的Model 3,依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通过技术迭代和产业链联动,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从而让价格触及更多消费者的可承受范围。”
实际上,此次雷鸟创新在新品上的定价策略背后,有赖于雷鸟创新核心部件和显示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与供应链伙伴的深度合作。
雷鸟创新对产业链的深度整合,让雷鸟Air 3有了进一步进行市场下沉的可能。
此外,雷鸟创新还发布了定价1399元的雷鸟Air 2三周年冠军版,李宏伟称,雷鸟创新是希望这款产品可以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AR眼镜”。
聚焦用户最关心的“观影+游戏”体验,以高质量的显示和音效体验打破传统界限,为用户提供极致的影音享受,是雷鸟创新当下做AR眼镜的产品策略,也是李宏伟对当下AR行业的判断。
那么,不急于求成的雷鸟创新,能否打造出“年轻人的第一台AR眼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延世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AI推理过程中的信息密度模式,发现成功的AI推理遵循特定规律:局部信息分布平稳但全局可以不均匀。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的均匀信息密度假说在AI领域的应用,为构建更可靠的AI推理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在数学竞赛等高难度任务中显著提升了AI的推理准确率。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蒙特利尔大学团队发现让AI"分段思考"的革命性方法Delethink,通过模仿人类推理模式将长篇思考分解为固定长度块,仅保留关键信息摘要。1.5B小模型击败传统大模型,训练成本降至四分之一,计算复杂度从平方级降为线性级,能处理十万词汇超长推理,为高效AI推理开辟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