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科技在新加坡开设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加速亚太地区AI技术应用。这一举措建立在2021年对全球创新能力投资5000万美元的基础上。
该创新中心在今日的戴尔科技论坛上正式宣布,是戴尔全球创新中心的延伸,专注于三大核心支柱:AI转型、AI赋能和AI领导力。
戴尔科技新加坡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Andy Sim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新中心旨在弥合企业AI愿景与成功部署之间的差距。他指出,许多公司缺乏支持AI计划的数据策略,这是一个关键挑战。
"应该先有数据策略,然后才是AI策略,"Sim说道。"没有数据策略,你只是拥有大量数据,然后就是垃圾进垃圾出。当你试图创建并从数据中获得推理时,这就成了问题。"
戴尔的AI创新中心旨在帮助组织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专业知识和平台来验证用例、创建原型并进行概念验证。
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团队已开发了约50个AI工程解决方案原型,并为整个地区的企业进行了100多次概念验证、研讨会和演示。AI创新中心高级总监Ng Nam Guan表示,这些工作已经在现实应用中取得成果。
具体项目包括:能源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韧性项目、帮助电信公司改善整个基础设施的AI开发,以及为教育机构提供AI和云技术以增强研究能力。
在与客户合作时,Sim表示戴尔致力于提供开放生态系统,与多家半导体供应商、独立软件供应商和云提供商合作,并以云原生原则为基础。
中心的第二个支柱AI赋能专注于解决该地区的技术技能缺口。鉴于47%的新加坡组织报告缺乏本地AI人才,戴尔与10所本地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将AI技能整合到其课程中。
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通过该中心培训约10000名学生和职业转换专业人士,涵盖AI工程、机器学习运维和云原生架构等领域。
最后一个支柱AI领导力将让戴尔参与新加坡的技术治理倡议。公司是AI验证基金会的创始成员,该基金会推动负责任的AI发展,并参与IT标准委员会制定国家IT标准。
该中心的启动与新加坡国家AI策略保持一致,该策略旨在让个人和行业能够自信地使用AI技术。
戴尔科技亚太及日本和大中华区总裁Peter Marrs表示:"新加坡60周年标志着数十年的进步和创新。新中心强化了我们弥合AI愿景与现实应用之间差距的承诺。"
Q&A
Q1:戴尔在新加坡的AI创新中心主要做什么?
A:戴尔AI创新中心专注于三大核心支柱:AI转型、AI赋能和AI领导力。中心帮助企业验证AI用例、创建原型和进行概念验证,已开发约50个AI工程解决方案原型,并进行了100多次概念验证和演示。
Q2:为什么戴尔强调数据策略比AI策略更重要?
A:戴尔认为应该先有数据策略,然后才是AI策略。没有数据策略,企业只是拥有大量数据,就会出现"垃圾进垃圾出"的问题,无法从数据中获得有效推理和价值。
Q3:戴尔计划如何解决新加坡的AI人才短缺问题?
A:戴尔与10所本地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将AI技能整合到课程中,计划到2025年底培训约10000名学生和职业转换专业人士,涵盖AI工程、机器学习运维和云原生架构等领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国AI公司DeepSeek发布旗舰语言模型V3.1更新版,该模型已针对新一代国产芯片进行优化。新模型采用UE8M0数据类型训练,为即将发布的国产芯片做准备。V3.1统一了"思考"和"非思考"模式,单一模型支持两种范式,上下文窗口从65536扩展至131072个token,在工具调用能力上显著提升,Browsecomp基准测试得分从8.9提升至30。
谷歌DeepMind开发的GenCast AI系统在天气预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97.2%的测试指标上超越传统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基于扩散模型和四十年历史数据训练,能在8分钟内完成全球七天天气预报,比传统方法快数十倍。GenCast采用概率性预报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多种天气情景,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尤为出色,为农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VAST Data发布SyncEngine通用数据目录和高性能导入解决方案,能够发现、编目并捕获其他供应商存储系统中的文件和对象数据,将其导入VAST的AI专用系统。该工具提供跨文件系统、对象存储和SaaS应用的实时可搜索目录,使数PB到EB级数据集中的数万亿文件瞬间可被发现,消除了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集发现和调动的障碍。
北京大学团队推出TransMLA技术,可将现有GQA架构语言模型直接转换为高效MLA架构,无需重新训练。该技术通过RoRoPE、FreqFold和BKV三项创新实现了最高10.6倍的推理速度提升,在93%内存压缩下仅需60亿词元微调即可恢复性能,为AI模型优化提供了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