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PEC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本届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指导,PEC China、至顶科技、软积木共同主办,AIGCLink、爱智岛(AI·DAO)人工智能创作联盟、LangGPT、硅创社联合主办,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香港数字经济产业协会、中关村科学城、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沸腾宇宙、海升集团、通义万相、易论AI、中国京港澳总商会、麦乐园、微博AI、魔搭社区、夸克、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拍我AI、百家号、造好物协办。
并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ComfyUI 全球社区(CCS)、segmentfault、AIGCOPEN、极新、面壁科技、机械工业出版社、朋克周、紫金花科技孵化园、紫金花科技孵化园、启迪大街亦庄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洢梦想、氪星创服、中关村AI北纬社区、海淀AI原点社区-东升大厦、广大大、智优沃、WaytoAGI、硅星人、创业邦、数据中心世界、中国IDC圈、C114、爱集微、溪山天使汇、chatU、至顶AI实验室、科技行者、活动行等诸多顶尖AI社区、学术机构、媒体鼎力支持,凝聚共识,擘画AI未来。
继2024年首届大会汇聚百位专家、吸引逾1500名线下观众及150万线上关注的巨大成功之后,本届大会将以更宏大的视野、更前沿的议题、更豪华的阵容,再次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学者、技术领袖与行业先锋。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这一年的全新进程,本届大会特别设置了年度预见、年度发布、年度提问三大环节,并分别就AI模型、AI艺术、AI商业,以及具身智能四大议题,邀请各领域知名企业、机构专家共同研讨。
环节一:年度趋势
AGI前夜:预见2026
邀请人工智能领域最聪明的大脑,现场推演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脉络、商业帝国规则,预见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奇点。
环节二:年度发布
《本地AI推动计划》
《通向AGI之路:2025全球人工智能展望报告》
《中国文化模型基因库(模因计划)》
重磅发布多项年度成果,以全景视角和系统洞察,定格AI演进过程中的关键坐标,厘清AI时代的产业逻辑。
环节三:年度提问
——新创意时代:AI如何创造“第十艺术”?
——新工作时代:AI工作流由谁主导?
——新物种时代:人形机器人如何“长大”?
在上一届大会中,现场研讨的“三大年度提问”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今年我们将继续延续这一议题设置,经过过去近一年的深入调研走访,再次就人工智能领域大家最关注的创新问题,提出了2025年的三大年度提问。
午间,我们还将在官方播客《原点talk》上,进行一场《AGI前夜,AI创业路在何方?》主题研讨,邀请三位明星创业者一起畅聊AI创业路上的艰辛和机遇。
此外,本届大会还特别设置了三大主题分论坛,分别为:
《从提示工程到上下文工程:AI落地范式升级》
《MCP引领Agent互联网:新世界的钥匙与协议》
《AIGC创作新范式 双脑智能时代:心智驱动的生产力变革》
就提示工程、上下文工程、MCP、AIGC、智能体等人工智能领域热门话题进一步邀请数十位资深从业者,站在时代前沿,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
2025年,我们将继续秉持“一句提示词,一个新世界 (One word, one world)”的核心理念,深度剖析生成式AI新周期下的大模型新进展、智能体新机遇、具身智能新价值,以及企业与个人的新作为,在“新作品时代”时代,共同探寻迈向AGI时代的实践路径。
我们也再次诚邀对这些议题有独到见解的你的加入。
大会详细议程及官方报名渠道如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开始推出肖像检测工具,帮助创作者识别和举报使用其面部特征的AI生成视频。该系统类似于版权检测机制,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向部分创作者开放。用户需要提供政府身份证件照片和面部视频来验证身份。系统会标记疑似包含用户肖像的视频,但无法保证100%准确识别AI内容。YouTube将根据多项因素决定是否移除举报的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谷歌宣布在AI Studio平台中引入"氛围编程"体验,让编程和非编程用户都能更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简单提示生成可运行的应用,新功能包括应用画廊、模型选择器、安全变量存储等。平台还添加了模块化"超能力"功能和"手气不错"按钮来激发创意。完成的原型应用可一键部署到谷歌云运行平台。此次更新正值业界期待谷歌即将发布Gemini 3.0大语言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