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公司魔法原子携全家族产品亮相WAIC 2025,旗下新品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与轮式四足机器人MagicDog W迎来线下首秀。同时,魔法原子还首次在线下展示了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MagicBot Gen1在工业场景中的落地案例,全方位展示出魔法原子强大的产品矩阵与场景落地能力。
双新品线下首秀,打造具身智能新标杆
本次展会上,魔法原子MagicBot Z1和四轮足MagicDog W迎来产品视频发布后的线下首秀。MagicBot Z1全身拥有24 个基础自由度,可扩展至最多 50个自由度;关节最大扭矩超过130N·m,为实现复杂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展会现场,MagicBot Z1 不仅连续完成“倒地起身”、“下腰”等高爆发、大幅度动作,充分展现了灵巧强劲的动态性能,还能与观众进行花式互动——只需轻轻触摸其头部,Z1 便会迅速做出扭头、转身等回应。这种拟人化的交互体验,源于其搭载的丰富视觉与触觉感知系统,结合多模态交互能力,让机器人不再只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能读懂情绪、回应情感的生活伙伴,真正带来暖心的情绪价值。
更重要的是,MagicBot Z1并非只是一台“秀肌肉”的人形机器人:它以高度模块化设计和强大的运动控制能力,为行业二次开发预留了充足空间——让开发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快速构建更复杂的场景应用,也让硬件不再成为限制想象力的天花板。
轮式四足机器人MagicDog W,是继MagicBot Z1之后,不到半月推出的又一新品。MagicDog W全身拥有17个自由度,性能强劲,堪称行业同级最强轮式四足机器人。它创新采用“轮足复合”运动模式,可根据地形智能切换驱动方式:平坦路面可实现轮足协同,最大速度超3m/s;面对障碍物,自动抬腿,转换为四足步态稳定通行;“轮”“足”切换丝滑,变换自如,性能远超同类型消费级轮足产品。
展会现场,MagicDog W 以高达 3 m/s 的速度灵活穿梭于展台之间,轻松跨越60 cm的垂直障碍,还能攀爬40°斜坡,全面展现出卓越的地形适应性与越障能力。它灵活精彩的表现,让在场观众纷纷鼓掌叫好。
全方位场景落地,展现魔法产品应用价值
作为 WAIC 2025 人气展台之一,除了精彩的新品线下首秀外,魔法原子还首次将旗下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下的作业能力搬到了线下。在WAIC现场,机器人“小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搬运+点胶”等柔性环境下的作业任务,展现出在高强度及动态干扰环境下的稳定作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工业场景落地,魔法原子还积极布局导览、教育等多元化应用领域。本次 WAIC 现场,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小麦”以优雅从容的拟人步态担当智能导览员,边行走边播报,生动讲解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实际作业、多元化产品矩阵及自研硬件优势,充分彰显了人形机器人在导览场景下连接技术与用户的独特价值。
凭借高度拟人化的外观与丰富的肢体语言,“小麦”可面向政企展厅、历史馆、博物馆等多元场景,提供智能化导览解决方案。“小麦”支持语音对话、动作识别等多模态交互,并具备 160 多种音色及多语言适配能力,能够实现更自然、生动的人机互动体验。
从“工厂”到“商业导览”,再到教育等多元场景的应用布局,不仅凸显了魔法原子产品的高度通用性,更彰显了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强大的落地场景应用能力。
本次WAIC,魔法原子全家族产品正式面向全球市场开售,涵盖从多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到轮式四足机器人的多样化产品形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家庭等多个领域,推动机器人在更多行业实现高效落地与价值创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突破性的科学推理数据集MegaScience,包含125万高质量实例,首次从12000本大学教科书中大规模提取科学推理训练数据。该数据集显著提升了AI模型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七个学科的推理能力,训练的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官方版本,且具有更高的训练效率。研究团队完全开源了数据集、处理流程和评估系统。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