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带来的全球产业创新加速期,不仅让各行各业迎来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新工业革命跃迁,还让“从App到消费电子”、“从业务系统到基础设施”等各种产品,都迎来一波AI再定义狂潮。
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的工作技能体系也正在被重塑。
在互联网产业周期中,千百万开发者撑起了一个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从2014年的16.2万亿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56.1万亿元。而在生成式AI催生的新万亿产业空间和周期中,“提示工程”、“提示工程师”将成为新的万亿级市场和人群。
什么是提示工程?
ChatGPT 4给出的解释是:
"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是指在与大型语言模型或人工智能系统交互时,设计和优化输入提示(即问题或命令)的过程,以获得最佳的输出或答案。这个概念在使用生成式AI模型,尤其是在文本生成、图像生成或其他创造性应用中时,尤其重要。
自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发布,生成式AI成为全球热潮后,提示工程已注定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伴生技能和原生产业。
提示工程的颠覆性之一是,让自然语言取代了传统的各种编程语言,曾经需要花几年学好一门编程语言才能做好软件,如今更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向人工智能提出明确的需求,人机交互迈入到了一个更符合人类语言体系的新范式。
当然,提示工程影响的不仅仅是科技产业,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等领域也由此迎来了新的创作模式,一个以人机交互为创作起源的新世界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就生成式AI技术发展而言,2024年9月12日是另一个重要时刻。
这一天,OpenAI发布了众人期待已久的草莓大模型OpenAI o1,这一模型的独特之处在于学会了慢思考,在OpenAI官方介绍中,OpenAI o1凭借其独特的思维链和强大的推理能力,在面对专业的物理问题时的解题能力已经能够达到博士水准,这再次将生成式AI能力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样的“自然语言成为新编程语言”新趋势和“推理计算扩展模型”新进展,都证明了提示工程既是生成式AI使用中涌现出的新技能,更是覆盖AI从训练到推理全栈工作流的模型迭代理论来源——更好的模型与更好的提示工程交相辉映。
我们相信,在新的AI时代,每一个产品经理、数据科学家、创业者、CXO,都将拥有一张“提示工程师”新名片。
一句提示词,也将为创新者打开一个新世界。
在生成式AI发展如火如荼、提示工程方兴未艾之际,至顶科技与软积木携手将邀请AI社区生态,共同组建2024 AI创新者大会组委会,并将于2024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以“提示工程”为核心议题的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
本届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指导,由PEC China、至顶科技、软积木共同举办,得到了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天津人工智能学会、苏州市双创中心、全国高校校友经济生态圈、中欧商学院创业分会等众多专业机构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Python通过PEP 810提案正式引入惰性导入功能,允许程序延迟加载导入库直到实际需要时才执行,而非在启动时全部加载。该提案由指导委员会成员Pablo Salgado于10月3日提出并于11月3日获批。新功能采用选择性加入方式,保持向后兼容性的同时解决了社区长期面临的启动时间过长问题,标准化了当前分散的自定义解决方案。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Valve最新Steam硬件软件调查显示,Linux用户占比达到3.05%,较上月增长0.37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0%。游戏网站Boiling Steam分析显示,Windows游戏在Linux平台兼容性达历史最高水平,近90%的Windows游戏能在Linux上启动运行,仅约10%游戏无法启动。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