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视化开发平台公司Bubble Group Inc.今日宣布推出Bubble AI智能体,这是一款全新产品,用户可以通过在平台编辑器中拖放元素或进行对话式更改来构建生产级应用程序。
Bubble AI智能体旨在解决构建者在使用AI编程工具开发生产应用时面临的关键挑战。该公司认为,当前AI编程平台在可编辑性、代码质量、安全性和终端用户可靠性方面存在重大局限性。一项最新的Bubble用户调研显示,只有9%的用户将AI编程工具用于业务关键应用,而72%的用户担心AI生成代码存在安全漏洞。
这款新智能体产品通过将AI驱动开发的速度与可视化编辑的精确性和控制力相结合来解决这一问题。
Bubble联合首席执行官Emmanuel Straschnov表示:"开发者需要AI代码生成的速度,但他们不能承担损害生产应用程序质量和安全性的风险。Bubble AI智能体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
Bubble AI智能体使用户能够通过两种互补的方式构建应用程序:在Bubble编辑器中进行可视化编辑,可完全控制设计、后端逻辑和功能,而使用Bubble AI智能体进行对话式编辑则支持自然语言提示。用户可以在两种方法之间切换,同时保持对应用程序的完全可见性和控制力。
为庆祝产品发布,Bubble与Anthropic PBC合作举办AI黑客马拉松,提供25000美元奖金。此次黑客马拉松邀请构建者体验Bubble AI智能体,并展示使用AI提示和可视化编辑相结合力量构建的应用程序。
伴随Bubble AI智能体的发布,该公司还透露了几项即将发布的功能。
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新的属性编辑器将具备增强的设计和集成AI功能。移动应用的应用内购买支持将被引入,Bubble安全仪表板(原Flusk)将直接集成到平台中。
Bubble是一家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已在两轮融资中筹集了1.06亿美元资金,其中包括2021年7月的1亿美元融资。该公司的投资者包括Insight Partners LP、SignalFire、Box Group、Third Kind Venture Capital和Neo Ventures。
Q&A
Q1:Bubble AI智能体是什么?它能做什么?
A:Bubble AI智能体是Bubble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允许用户通过在平台编辑器中拖放元素或进行对话式更改来构建生产级应用程序。它结合了AI驱动开发的速度与可视化编辑的精确性和控制力。
Q2:为什么要推出Bubble AI智能体?解决了什么问题?
A:该产品旨在解决当前AI编程平台在可编辑性、代码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重大局限性。调研显示只有9%的用户将AI编程工具用于业务关键应用,72%的用户担心AI生成代码的安全漏洞问题。
Q3:Bubble AI智能体有哪些使用方式?
A:用户可以通过两种互补方式构建应用:一是在Bubble编辑器中进行可视化编辑,完全控制设计、后端逻辑和功能;二是使用对话式编辑支持自然语言提示。用户可以在两种方法间切换,保持对应用程序的完全控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据报道,ServiceNow正与身份管理平台初创公司Veza进行深度收购谈判,交易金额可能超过10亿美元。Veza的平台帮助企业保护员工工作账户安全,识别未使用账户和权限过度的账户,还能检测违反职责分离政策的账户。该平台还可管理机器身份和应用程序集成。此次收购将补强ServiceNow在用户账户和机器身份管理方面的功能短板。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团队开发SPHINX系统,专门测试AI视觉推理能力。该系统可无限生成25类视觉推理题目,测试发现最强的GPT-5准确率仅51.1%,远低于人类75.4%。研究显示AI主要困难在视觉信息提取而非逻辑推理,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可显著改善表现并迁移到其他任务。
谷歌云发布PanyaThAI数字化转型计划,旨在帮助泰国企业部署企业级AI智能体应用。该计划首批支持15家机构,包括朱拉隆功大学、泰国证券交易所等。研究显示AI到2030年可为泰国经济贡献7300亿泰铢。计划提供全栈AI基础设施、咨询服务和员工培训,合作伙伴将培训300名本地专家。已有企业展示成果,如SE-Education通过AI语义搜索将转化率从12%提升至27%。
法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的I-GLIDE系统,通过将复杂设备拆解为多个子系统分别诊断,结合不确定性量化技术,实现了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的重大突破。该系统在NASA飞机引擎数据集上的预测误差比传统方法降低23-39%,同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解释性,能够精确指出具体组件的健康状况,为工业智能维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